公筷公勺:上海六个“健康时刻”-LMLPHP

图说:上海推广公勺公筷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1月5日,上海市民“健康礼包”发放活动正式启动。今年“健康礼包”是一本《上海市民健康行为知识读本》和一把精心设计制作的“公叉勺”,由市政府赠送给全市800多万户常住居民家庭。

改变老祖宗几千年的用餐习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既要选择时机,更要讲究策略、注重方法——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移风易俗、开风气之先,抓住防控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推广公筷公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公叉公勺”经历了上海的六个“健康时刻”,每一时刻都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2020年2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之际,一则面向广大市民的倡议,获得全社会点赞。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向全体市民发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聚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和家人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较大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公筷公勺、举手之劳,亲情友情不可少,防病除菌更重要,让每一张餐桌上的公筷公勺成为健康上海的新时尚。”四家单位共同向全体上海市民呼吁,同时推出一组“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海报。

公筷公勺:上海六个“健康时刻”-LMLPHP

倡议一经发布,上海在移风易俗、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上又开全国之先,全社会好评如潮,国家爱卫办给予充分肯定,全国各地积极推进。与此同时,120多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从加强健康教育、营造社会氛围、创建支持环境等方面积极推进公筷公勺使用,并建议加快地方修法进程,让法制成为公序良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进器。

2020年3月30日市政府召开的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发布《上海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征求意见稿,“让防疫经验成为健康生活启示录,我们借鉴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的优良传统,针对一些卫生健康陋习,延续疫情防控效应,着眼全体市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持续提升,制定了这份征求意见稿。”

王彤介绍,公筷公勺倡议获得全市16个区积极响应:16个区健康促进委员会会同区文明办、卫健委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倡议落实落地。当时随着大量餐厅恢复营业,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使用公筷公勺宣传推广力度。抽样调查显示,92%的市民赞成使用公筷公勺。

2020年8月17日,上海市地方标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全市各类餐饮服务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家庭用餐或聚餐可参照执行,规定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基本要求,以及倡导使用、提供服务、清洁消毒与存放等方面的要求。

公筷公勺:上海六个“健康时刻”-LMLPHP

2020年11月1日,《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其中,公筷公勺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被纳入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中,明确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提供公筷公勺服务。

那么,如何让公筷公勺更加深入人心?早在倡议提出之时,就有市民表示“公筷公勺用起来比较麻烦”。对此,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建议,可创新思维,借鉴西式色拉勺,设计一种“公叉勺”,即将勺子前半段做成叉子状,勺子柄长一些,使用效果更好。之后的“地方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规范化和个性化结合,鼓励餐饮服务单位自主创新,并推荐使用兼具叉、勺功能的“公叉勺”。

公筷公勺:上海六个“健康时刻”-LMLPHP

如今,随读本一同发放的“公叉勺”,成为本次“健康大礼包”的创新和亮点之一。

“2020年对于上海疫情防控而言,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年。上海举全市之力发挥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科普‘三驾马车’作用,为全市2400余万市民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守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市民身体健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表示,公筷公勺的倡议推广与落地实施,给出了绝佳示范:一个小习惯,蕴含大健康,改变的是我们的陈旧陋习,刷新的是我们的生活理念。今后,随着读本和工具进家入户,我们要让健康促进的理念进一步入耳、入脑、入心,更好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增强全体市民的健康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通讯员 宋琼芳 记者 左妍

01-06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