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会送上菜单,现在送上的,则往往是一句“可以扫码点餐哦”。消费者如果要求看纸质菜单,有时还会遇上“我们没有纸质菜单”的尴尬,“可以扫码点餐”实际上成了“必须扫码点餐”。商家通过点餐获取用户信息后意欲何为?老年人不会扫码点餐该如何吃饭?南京市消协回应,消费者可以拒绝扫码点餐,餐厅要方便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新民快评 | 别让“扫码点餐”绑架消费者-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扫码点餐方便了商家,却未必方便消费者,还会带来困扰。所谓“扫码点餐”,不是扫了码就能点,或是要求关注商家公众号,或是要求同意获取个人信息,如头像、昵称、位置信息、手机号码……本来,消费者打开菜单就能点餐,现在什么还没吃到,先授权出去一堆个人信息,也不知道商家会派什么用场。消费者不仅被迫成了大数据的一部分,还要担心信息会不会泄露。

对老年人来说,扫码点餐就更不友好了。不仅字体和图片都更小,不少老年人还会遇到“技术壁垒”,不知道怎么操作。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这一要求,应该得到更大力度的落实。

就像移动支付一样,扫码点餐如果只是增加了一种选择,没人会说不好,但如果它成了唯一的选择,剥夺消费者选择其他支付方式或点餐方式的权利,那就成了一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可以去其他餐厅吃饭嘛。的确,以个人经验来说,保留人工点餐服务的餐厅仍然有很多,但如果不对强制性扫码点餐提出质疑,并采取一定的实质性措施,我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会不会越来越小?

消费者的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以及老年人的就餐便利,不应该被“必须扫码点餐”绑架。技术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而不是相反。如果一项技术应用只是单方面给商家带来好处,对消费者更多是不便和困扰,就理应得到反思。

纪玉/文

01-07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