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五”垃圾分类成绩单: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均达95%-LMLPHP

讯(记者 金旻矣)“十三五”期间,本市垃圾分类“成绩单”亮眼。今天,市绿化市容局公布数据,2020年全市“四分类”垃圾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实现“三增一减”目标,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双双达到95%。“十四五”期间将搭建长三角再生资源回收与末端资源化利用企业的互联互通平台。

新增湿垃圾处理能力日均3900吨

市民分类习惯初步养成,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中,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双双达到95%。

同时,全程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建成。全市规范化改造分类投放点2.1万余个,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配置湿垃圾车1773辆、干垃圾车3287辆、有害垃圾车119辆、可回收物车364辆。

此外,末端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3万吨/日,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理能力3900吨/日;全市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8万吨/日,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搭建长三角互联互通平台

“十四五”期间,本市将继续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全面巩固垃圾分类实效。本市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持续完善“约束为主、激励为辅”的制度体系,健全市、区、街镇、村居“四级管理”制度;完善提升“两网融合”回收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引入等多元方式完善布局可回收物资源利用产业;搭建长三角再生资源回收与末端资源化利用企业的互联互通平台;倡议适度包装、光盘行动、适度点餐。

同时,提升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推进市区两级中转设施改造,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稳定在2.9吨/日、湿垃圾处理总体能力达到11000吨/日,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值得一提的,“十四五”期间本市还将推进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沼渣利用工艺实现突破,建立再生利用产品应用体系,打通有机介质产品用于绿林建设养护渠道等。

01-22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