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新时代上海发展的“王牌”,承载着国家战略、肩负着特殊使命。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推动总体方案明确的78项制度创新任务落实落地,探索特殊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方式创新,推动围网内外政策联动。

两会上,也有不少人大代表把眼光投向了上海东南角的这片热土。如何打好临港新片区这张“王牌”?他们各抒己见,提出不少“金点子”。

如何打好临港新片区这张“王牌”?代表们提出不少“金点子”-LMLPHP

图说:航拍临港。记者 陈梦泽 摄

刘明华:建议临港新片区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枢纽港”

 市人大代表刘明华提出了关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枢纽港”的建议。他说,数字贸易正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在国内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建议临港新片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速数字产业集聚,探索数据跨境流通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订,建成全球高水平的“数字贸易枢纽港”。

“临港新片区作为探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应充分发挥其政策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等既有优势,推动数字贸易的发展,更好的完成‘数字贸易港’的角色,成为中国探索新型贸易方式的高水平试验场。”刘明华建议,临港新片区应优先集聚数字贸易相关产业;实现数据价值化,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的全国乃至世界样板。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

吴健生:发挥新片区优势,做强临港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是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临港新片区先后发布了多项支持政策,围绕高端“研发、制造、服务”布局,聚焦生物技术药物、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构建完善的生物医药科研和产业链。

但市人大代表吴健生指出,临港新片区现有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没有突出特殊经济功能定位的优势(包括金融、贸易、财税等方面),缺少一定的地域特色。“目前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药品研发创新、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鼓励重点专业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鼓励重大项目引入、鼓励人才引入等六个方面。在国际合作、建立医药产品出口信息平台、指导医药企业境外注册和相关认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仍比较薄弱。鼓励企业走出国门的同时,针对企业对外投资信贷、海外投资所得税、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仍有待加强。”

对此,吴健生建议,临港新片区要构建“走出去”的政策体系,增强对生物医药产业服务、贸易企业的政策支持,建立生物医药产品出口信息平台;加强医药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指导医药企业境外注册和相关认证,完善境外投资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对重点企业在对外投资信贷、海外投资所得税、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

谢吉华:打造“长三角科创生态圈”, 构建离岸孵化平台

“当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要发挥临港新片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田作用以及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作用,抓住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市人大代表谢吉华建议,应突出上海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金融建设上的优势,以临港新片区为枢纽,推进新兴产业孵化基地落地,建设 “长三角科创生态圈”产业孵化体系。

此外,他还建议,RCEP将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上海应在临港新片区构建针对RCEP成员国的离岸科技和产业孵化平台,打造国际协同创新基地,使临港成为对接国际、辐射长三角的科技研发重要战略链接。“要发挥临港在跨境金融方面的政策优势,建立离岸研发外汇自由兑换资金池,吸引更多具有国际背景的资本与机构进入到离岸孵化基地。”

01-25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