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过度营销、虚假宣传遭中消协点名 沪消保委建议“规则先行”-LMLPHP

盲盒,是眼下大热的潮流玩具,由此带来的“盲盒+”商业模式也在迅速发酵,考古盲盒、文具盲盒、美妆盲盒、零食盲盒、快递盲盒等层出不穷,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但这种类似于“抽奖”的销售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近日,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直指盲盒饥饿营销、虚假宣传、质量难以保障、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表示,盲盒暗含消费风险,建议对隐藏款的投放量和抽取概率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隐藏款抽中概率“百里挑一”

中消协认为,盲盒模式存在的一大问题在于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有的盲盒打造“系列”概念,设置最难获得的“隐藏款”,进行饥饿营销,抽中概率多为“百里挑一”。这种方式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易对盲盒“上瘾”,有的甚至为了抽中“隐藏款”而直接“端箱”。

同时,盲盒商家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盲盒产品质量也难以保障,假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有的产品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二次销售品,有的是“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瑕疵。

此外,盲盒引发的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店大欺客”,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只换不退。还有消费者反映商家售后效率低下,对消费者的问题一直拖延处理。

盲盒产品可能有质量瑕疵

而在上海,市消保委已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盲盒产品有质量瑕疵。浦东新区消保委也曾于2019年12月,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10组不同品牌的盲盒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8件样品存在“小零件”隐患,可能带来儿童呼吸道堵塞、隔绝空气流通的窒息危险。

市消保委认为,盲盒过度商业化可能带来消费风险。比如,盲盒隐藏款概率可能影响消费者知情权,大部分企业没有明示隐藏款抽取概率,很多消费者也反映隐藏款的抽取概率低于心理预期。即便企业明示抽取概率,但消费者甚至监管部门也缺乏验证的能力。

此外,盲盒隐藏款的稀缺性可能诱发“投机陷阱”和“炒盒产业链”。通过“潮玩族”、“闲鱼”、“千岛”等平台搜寻发现,不乏一些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盲盒隐藏款。而恶性竞争可能带来产品品质的下降,引发盲盒企业降低成本以争取利益最大化。

隐藏款投放量、抽取概率应有监督

对此,市消保委已从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角度开展相关工作,如跟踪和梳理相关盲盒产业消费争议、关注和摸底盲盒产业新趋势、专题研究盲盒商业模式与消费风险等。浦东新区消保委还专门开展了盲盒消费体察监督活动。

消保委建议,加快研究和推进盲盒市场规范的立法立规,建立和完善盲盒隐藏款投放量和抽取概率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盲盒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做市商行为、侵权盗版、假冒伪劣等。强化盲盒品质监督,适时开展比较试验、抽检调查、综合评价等项目,把好质量关。

01-28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