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时代,一部文艺作品的传播可以飞快地跃出其原初的文本意义,进入微信、B站、豆瓣、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以弹幕、直播、短视频等形态被为数众多的UP主与观众一同改编,先出梗,后带货,伴随线下打卡而赢得一阵爆火,已经形成当代文艺文本自我衍生的一种独特逻辑。特别是影视综艺,裹挟着明星的力量,话题与流量相辅相成,让新时代的文化消费愈发多元。

位居这一逻辑链条起点的是文艺作品被当成了“社交货币”。作为交往“货币”的“谈资”构成,除了社会新闻,多是文艺现象。正因为此,文艺作品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总是以“梗王”为追求,把自己打造成现象级文本,让更多的人自愿参与其间。

这种参与至少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一是文艺作品的生产、流通阵营。除了传统广告植入,如《三十而已》中主角总是收取同一品牌的快递商品外,新的玩法一直在更新迭代之中,节目与平台之间的商业联动正在生发。二是消费、解锁阵营。线上,影视作品讲解、翻唱翻跳高仿、混剪视频、主播开箱……线下,景点打卡、庆生应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众多明星粉丝的公益捐赠,都使文艺的“社交货币”有了更多增值效益。这些新生的大众文艺文本,正是消费者对文艺作品社交货币价值的“解锁”——他们在社交货币的流通过程中不断制造出新的文艺文本形态,让原本只有一轮体验的文化消费有了“车轮战式”的窗口化增值可能,也增强了人们文化消费的主动意愿。

新民艺评|“社交货币”与“谈资变现”-LMLPHP

图说:B站制作的视频《后浪》 网络图

“生产、流通阵营”与“消费、解锁阵营”的结合,让大众文艺作品这一“社交货币”得以不断被生成,不断被消费,形成了社交货币的自我流通。“流通”意味“出圈”。只有不断流通,“货币”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变成维系社交的“硬通货”。从第一轮体验经济有着明确的创作者,到第N轮体验经济“人人都是创作者”,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创意、情绪、参与意愿和创作激情都被凝结在种种衍化出来的文化样态之中。它们不但体现出不同社会阶层的创意创新和社会活力,也为丰富文化产品供给、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获得感、幸福感,以及推进文化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出口与通道。如B站制作的视频《后浪》,刷屏之后的弹幕多达16万条,B站市值也得以大幅提升;而受其影响,快手随后制作了短视频《看见》,也同样获得了大量关注。

可以说,“谈资变现”是移动互联时代文艺传播的一种现象,它不仅是传统文学艺术的传播新现象,也是包括日常用品、餐饮旅游等在内的现代商品传播的新现象,“社交货币”带有明显的“货币”脱离使用价值的属性,文艺特有的诉诸情感的特征更可能模糊了这一属性,使人沉溺于消费幻象而不自知。

01-31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