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庄毅 摄
姚丽萍/文
辛丑牛年,要来啦!
昨晚6时,黄浦区贵西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解封!进入2021年,这里是继昭通路小区、临江一二村之后解封的第三个小区。疫情,总要改变一些事,重塑一些事,比如,上海的年味。
疫情,带来了新年俗——就地过年。
春节,是回家的日子。长久以来,春运就是一次人口大迁移,南来北往,从东到西,壮观的迁移,让人们深切感受团圆的力量——家,彷佛巨大磁石,吸引无数游子归来,哪怕路途遥远,哪怕舟车劳顿。今年,春运前3天,全国铁路客流同比下降75%。全国各地火车站、机场非常冷清,候车大厅空座随处可见,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在疫情防控下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是为社会贡献、牺牲了自己的春节,没有谁认为这些做法是理所应当,他们应该获得一句感谢,也希望就地过年人员所在的单位和城市对他们给予关怀。
于是,这些天里,这座城市一边忙抗疫,一边送温暖。人们发现,年,就地过,也是一种独特经历。今后,常回家看看,未必一定要选在某个特定时间。或许,就地过年,也将成为疫情造就的一种新年俗。
疫情,推动了新时尚——公筷公勺和戴口罩。
公筷公勺,餐厅要不要提供呢?2020年11月1日起,这不再是选择题,因为《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实施了。春节里,你若和家人朋友去餐厅吃饭,会发现,餐厅提供了公筷公勺,这是“分餐制服务规范”,更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法定规范。如果餐厅不提供公筷公勺呢?条例第83条说得明白——餐饮服务单位未向消费者提供公筷公勺服务,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处以警告,并将相关情况纳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评定范围,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
春节里逛街,坐地铁、乘公交、进商场、看电影……别忘了,还是要戴口罩的,不然呢,听听《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怎么说?可以肯定,公交地铁是乘不了的,商场影院是进不去的。
如今,公筷公勺和口罩,用不用戴不戴,真不是选择题啊。疫情并未远走,公共卫生、公共健康却是社会文明发展永恒主题——公筷公勺和戴口罩要成新时尚,阿拉久经考验的上海市民,行的!
过新年,很想念老西门新春楹联大赛。过去15年,在古老文庙,老西门新春楹联大赛,以联会友,近悦远来,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楹联爱好者都来与广大申城市民分享民俗之美。今年,新春楹联大赛改成线上见,老西门的朋友们说,就在这里挂一副书写豫园点春堂的楹联吧,拜个年,鼓鼓劲——小刀斩雪,开沪上新天,日月有情怀赤子;大笔点春,歌人间盛世,湖山无恙慰红巾!
疫情,总要改变一些事。疫情之下,上海的年味,该怎么形容?解封日,看看昭通路小区居民重返家园的由衷喜悦,临江一二村居民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澎拜热情,百年贵西清晨照常升起傍晚照常降下的五星红旗……这座超大城市蕴含的秩序、规则、力量、品格,让她可以——大笔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