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古建筑群故宫有这样一支消防尖兵,没有灭火战功就是最好的战功是他们的队训。进驻故宫50年来,靠着全天候、无缝隙、不间断的忠诚坚守,确保故宫消防的绝对安全。今天(2月8日)的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进故宫特勤消防站。

今年1月,极寒天气来袭,故宫外的筒子河已经结了厚厚的冰,故宫消防站的老班长黎阳正在和队友一起选点凿冰。

为了方便消防取水,冬凿冰是故宫沿袭了600年的老规矩。每个冰块半米见方,冰冷的河水随着开凿的链锯喷射出来,迅速在消防员的战斗服上凝结成冰。

气温已降到零下13℃,一个冰块没凿完,脚底就冻得没了知觉。天越冷,结冰越快,凿冰就得越勤,沿筒子河凿20多个冰洞,每隔两三天就得凿一回,这种挨冻体验就成了故宫消防站的家常便饭。

故宫特勤消防站特勤一班班长 王辉:冻透了,裤子这条腿都湿透了,这会儿脚也没有知觉了。

被大家称为“故宫消防活地图”的黎阳,2007年大学生入伍加入故宫消防队,住进了这个当年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的院子。14年里,每天巡防守护在故宫的各个院落,他不仅熟知历史掌故,对故宫55个院落哪里有消火栓,8728个房间走哪条路能最快抵达更是烂熟于胸。

黎阳正在做的是寿康宫的应急预案,测量数据是为了演练在遇到火情时储水量达9吨的大力消防车能够顺利通过隆宗门。

这是黎阳他们的第56号预案,之前他们已经量身制作了故宫55个主要院落的救援预案。

故宫里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是珍贵文物,黎阳他们通过测试和演练将动作练到分毫不差,才能确保在抢险救援中万无一失。

每年年初都是新队员下队的时段,这一天,黎阳的班上分来了一名新队员。初来乍到的小伙子名叫刘烁,迎新的班会一开完,黎阳便将第一项任务交到了他的手中。

文件夹里装着的是故宫消防的基本资料,大殿的位置、房间的大小、街道的名称走向都要熟练背诵,练的是消防员的基本功,为的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不走弯路,这是专勤班的保留科目,俗称背地理。

每晚九点熄灯之后便是刘烁用功的时间,三天后,他迎来了一次小考。

虽然这片区域纸面上的地理已经背熟,但第一次实地带路,刘烁还是在故宫东六宫迷了路。

随着夜幕的降临,闭馆后的故宫里只有安保和消防人员值守,格外寂静。寒夜中,每天不间断的夜巡开始了,黎阳带着新队员走进了故宫的高墙深院。

1970年周恩来总理批示,组建故宫消防排进驻故宫。因为古建筑群整体保护的需要,营区内的硬件不能随意改造,因此故宫消防站的条件一直比外边儿相对艰苦。

在故宫博物院的帮助下,如今站里有了自己的饭堂,洗澡也不必再去二里地外的慈宁宫附近。

虽然洗漱有时候仍然需要错峰用水,但整体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中,50年来,一代代的故宫消防员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日复一日默默守护着故宫和天安门地区。

故宫特勤消防站专勤班班长 黎阳:十四年参加了三次大阅兵,很荣幸。我第二年的时候只能听见声;等到“9·3”阅兵的时候就更近了一点,隔一个墙;等到(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时候,就已经近在咫尺了。那时候我脚韧带断了,不想让领导知道,领导要知道肯定会给我换掉,十年才从后边熬到前边,阅兵那天大概也就是(离着)二三十米吧,看得很清楚。特别感动,就热泪盈眶,付出好值得呀,国家强大。

当消防员14年,黎阳只回家过过一个春节。今年春节,黎阳又将和故宫一起度过。

故宫特勤消防站专勤班班长 黎阳:我有时候就经常打电话问我爸,我说爸你还记得你还有一个老儿子吗?就这样的。就过年的时候,可能你打个电话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了,家人已经睡觉了。这就是一种职业,你既然选择了你就得走下去。

02-09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