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除夕,上海市启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一级响应的画面,不少市民还历历在目。一年过去,上海的大街小巷恢复了万家灯火的“烟火气”,但仍有不少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坚守在防疫一线。在松江区的集中医学观察点,有坚守了整整一年的“老兵”,也有刚刚走上防疫一线的“新人”。这个除夕夜,他们携手同行,坚守岗位。

医学观察点坚守一年的“老兵”与首次离家的“新人”,想到一起去了-LMLPHP

图说:年夜饭时强爱家与妻子通话。 邢亿梓 摄

除夕夜“老兵”依然坚守

“三二一……”洞泾镇集中医学观察点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聚在一起,吹灭蛋糕上的蜡烛,许下来年“关门大吉”的心愿。“这个蛋糕我等了很久了!”志愿者负责人强爱家兴奋地说。

从去年2月11日就在观察点驻守的他,已经整整在这里工作了一年。这一年,他错过了许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错过了很多家庭的重要纪念日。“小孩生日、老婆生日、结婚纪念日,包括小孩读大学都没送成……蛮遗憾的。”人如其名的强爱家,掰着手指数着。但面对新年值班的工作任务,他还是二话没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妻子在视频电话里向他展示着全家人的年夜饭,而他则在另一头憨厚地笑着。

如今的洞泾镇集中观察点内,有老年人、孕妇、外籍人士等11人,入住时间也不尽相同。为此,观察点制定了一人一策的服务模式,从餐饮到医疗保障再到心理疏导一应俱全,用强爱家的话说,就是“睡觉也睁着一只眼睛”,随时准备投入工作。

除夕夜的前一天晚上,一位观察对象吵着要立刻结束观察周期回家过年。仔细一比对,原来是这位观察对象记错了日期。强爱家立刻和医护人员前往安抚情绪,说明情况,好不容易才劝说观察对象不要离开自己的房间。第二天一大早,强爱家又和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做完最后的医学检查,帮助办完最后的手续。“所以你看,这里的事情那么多,我又是资格最老、工作经验最丰富的,怎么能在关键时刻离开呢?”

医学观察点坚守一年的“老兵”与首次离家的“新人”,想到一起去了-LMLPHP

图说:陆梦鸽脸上有口罩印痕。 邢亿梓 摄

新春里“新军”无私付出

有“老面孔”自然也会有“新鲜血液”。昨天下午4时,陆梦鸽和张聪俐完成了庚子年最后一次医学观察对象的体温检测工作。在仔细对观察点内部进行消毒后,两人脱下穿了许久的隔离服。脸上,口罩留下深深的印记。

陆梦鸽此前在洞泾镇医学观察点轮岗过几天,算是半个“新人”,张聪俐从医11年,一直担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医生。此前不光没有进入观察点轮岗,连夜班都没有上过。此次要在观察点连续工作14天,不但要面对各种不适,而且要放下家中年仅2岁的孩子,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张聪俐二话没说就在排班表上签字同意。“虽然是第一次不在家吃年夜饭、不在家守岁,但是进观察点,那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家人也支持。这个时候责无旁贷,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张聪俐说。

两位“新人”的表现,也得到了观察点“前辈”们的一致认可:“都是好样的!”

医学观察点坚守一年的“老兵”与首次离家的“新人”,想到一起去了-LMLPHP

图说:李琦峰正在比对台账。 邢亿梓 摄

除了新上岗的“新人”,也有重操旧业的“新人”,在广富林街道的集中医学观察点里,志愿者李琦峰正在认真地比对台账,清查防疫物资。如今在街道担任社工的他,已经是第三次进入集中观察点轮岗,负责后勤保障协调工作。

同事们谁也没想到,他也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以前是专门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消毒和穿脱隔离服,大概比医生做得都多。”李琦峰腼腆地笑着说。这个除夕夜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夜班岗位,放下家中的两个孩子。这边,他坚守观察点;那边,妻子坚守医院。“做医生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了常年值班,如今也是工作需要。战斗在岗位上的人也不止我一个。所以,全家人都很支持。”对此,李琦峰表示早已习惯。

“老兵”坚守,“新人”上岗,但是服务一方、守护一方的信念始终如一。

02-12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