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的村民聂卫明一家赶在春节前搬进了新居——同心村集中居住点荷巷小区。他的新房子有200多平方米。从外面看,他家是双拼别墅的一半。房子里面已经装修一新。说起新居,聂卫明非常满意。

聂卫明是同心村人,原来的老宅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都是自己造的房子,没设计的。”刚开始还没有自来水和抽水马桶。

聂卫明88岁的老父亲聂吉良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赶在新年前,让老父亲住进新房子,聂卫明算了了一桩心愿。

马桥同心村:白墙灰瓦坡屋顶,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江南农村风貌-LMLPHP

图说:马桥同心村。马桥村供图

曾经的“马桥非洲”

聂卫明的新居要从马桥镇同心村的乡村振兴战略说起。同心村位于马桥镇的西南部,村域面积1.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5.22亩。村内河网纵横,有着闵行区面积最大的连片农田。同心村地处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同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顾文军说:“我们这里是纯农区,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决定了我们姓‘农’;粮食生产功能区,决定了我们基本上只能种粮食。以前开玩笑,北松公路北边有高大上的华东第一村——旗忠村、养云安缦酒店、旗忠网球场等,是‘马桥的欧洲’。受规划的制约,马桥南部的农村区域是‘马桥的非洲’”。

马桥同心村:白墙灰瓦坡屋顶,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江南农村风貌-LMLPHP

图说:航拍村貌。

归并+“上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同心村变了样了。2019年上半年,马桥镇党委政府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农田集中连片”新乡村为目标,破瓶颈、补短板,撤销“同心村撤并村建制”,开启同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同年8月召开动员会启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同时结合马桥南部农村实际,提出彭渡村、民主村等三村联动整体规划,提出“系统谋划、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统一编制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将同心村原有散落分布在农田中、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26个自然村落集中归并至一个保留农民居住点。不愿归并到农居点的村民,可以选择“上楼”,“上楼”安置的房源在马桥大居核心区域,周边幼儿园、公交站、文体场馆、商业设施一应俱全。截至目前,同心村345户中,已签约331户,签约率达95.94%。

马桥同心村:白墙灰瓦坡屋顶,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江南农村风貌-LMLPHP

图说:白墙灰瓦坡屋顶的房屋设计。

一房一设计

同心村保留农民居住点则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监管。房型设计充分考虑风貌、用途、成本等因素,按纯自住、自住+出租和纯出租型三类户型进行一房一设计。聂卫明选择了自住+出租房型。他的二楼有4个房间,每个房间厨卫配套,准备将来出租。聂卫明说,农民自己提要求,由设计师专门设计。施工则由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决策选择一家施工单位,农户与施工单位各自签约、按图施工,镇城投公司负责工程施工监管。截至目前,同心村41户平移建房已全部交房。

保留农民居住点呈现出江南水乡风貌,白墙、灰瓦、坡屋顶,很好地保留了江南农村的风貌。这里采取社区式的管理,入口处采用人脸识别,进小区无需刷卡。小区里遍布48个治安探头、25个人脸识别探头和4个车辆探头,对陌生人在小区里的行动轨迹可以进行实时追踪,真正做到智慧安防。

通过集中归并和“上楼”,原宅基地的大部分土地将被复垦,少部分根据规划将用作村集体产业用地,为后续产业规划、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农民来说,不仅居住环境大大改善,而且新房的租金有望比过去上涨。聂卫明把目标客户定位在在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上班的“年轻白领”。

2020年8月,同心村通过了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验收。

打造“全域乡村文旅”

同心村打算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顾文军说,目前已经引入几家农业科技公司,他们主要研发有机肥和土壤改良产品。通过使用有机肥,将提高土壤活力、增加肥力,钝化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同心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有荷巷桥老街,有历史悠久的商埠码头,近代曾出过教育界、外交界名人顾言、金庆章,金家购良田千亩捐作义田的善举在当地广为流传。目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区级文保单位金氏宗祠已经得以修缮。荷巷桥老街,顾言、金庆章的故居,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为同心村打造“全域乡村文旅”模式提供了重要条件。

顾文军说,同心村正在探索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设想将村前的一处老宅作原址修缮,试点打造休闲假日经济体,留住乡愁,以后把生态农业基地、农耕文化园、金氏宗祠、荷巷桥等资源串起来,上海市民可以来这里可以采摘,观光,体验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

02-13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