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新表情戒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此次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出台国家<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行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提案,建议全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图说:吴凡委员。受访者供图
据吴凡委员介绍,国务院法制办曾于 2014 年 11 月 24 日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该送审稿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相关规定、控烟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城市控烟立法和执法经验教训等撰写完成,明确提出了“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等规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之后因故搁置,至今未能出台。
2017 年 2 月,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10 城市公众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态度调查报告》显示,91.9%的被调查者支持室内公共场所 100%禁止吸烟(支持者涵盖了 95.7%的非吸烟者、80.3%的吸烟者)。上海市在 2016 年修订公共场所控烟条例时,市疾控中心、市统计局、复旦大学三家调查数据显示,市民支持室内公共场所 100%禁烟的比例在 92-95%之间。立法的民意基础十分良好。
吴凡委员表示,截止到 2021 年 2 月,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深圳、青岛、兰州、长春、西安、武汉、秦皇岛、张家口等 20 多个城市成功立法,有许多创新做法和经验,部分已显现出良好的实施效果。例如《2020 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白皮书”》显示,上海持续加强常态化防疫下的控烟执法力度,进一步推进多部门合作强化控烟综合治理,公共场所的控烟状况进一步改善,场所内吸烟发生率为 12.8%,比 2019 年下降 1.5 个百分点。北京、深圳等一批城市也都取得显著成效。
多个城市的立法经验表明,虽然不同公众群体对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态度不尽相同,但立法的过程本身就是逐步形成社会共识的重要过程,尤其对于“公共场所禁烟损害了吸烟者自由”、“设置吸烟室”等焦点问题不回避,讲清“立法目的是规范吸烟者社会行为而非限制其自由,对公众健康形成普遍的保护。”等重要观点。用开门立法、科学立法、创新立法的积极态度对待分歧,努力达成社会共识。
吴凡委员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尽快重启《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制定工作,调研地方立法成功经验,用好专业机构的力量,开门立法凝聚共识,科学立法回应焦点,并严格按照《公约》要求,明确规定禁止在一切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吸烟,保护公众不受烟草烟雾危害,促进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