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菜,吃货们马上会想起“浓油赤酱”和“糟香扑鼻”,冰糖圆蹄、草头圈子到醉鸡、糟虾、糟钵斗,再到虾子茭白、萝卜干毛豆,这些传承数百上千年的口味,沉淀了浓浓的申沪文化。然而,人们往往会忽视上海菜的另一流派。那就是“海派西餐”,这些菜式,既有西洋风味,又对上海人口味,百年不衰成为上海菜的新流派。

老上海的海派西餐缘-LMLPHP

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欧美侨民登陆上海,带来了西方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包括餐饮。欧美菜式开始为上海人接受,上海也由此诞生了一批海派西餐馆。这批西餐馆多半沿当年的“洋泾浜”,即延安路两侧开设。南侧是法租界,有最著名的陕西南路的红房子,淮海路襄阳路一带的天鹅阁,文化广场附近的蕾茜西餐厅,再沿淮海路一路向东,周边有蓝村和复兴。到了重庆路一带记得还有两家俄罗斯餐厅。

从静安寺开始的南京西路,海派西餐馆也不少。当年哈同花园(现上海展览馆)右侧边门旁有一家红色门面的来喜饭店,英德风味,特别是德国咸猪手配酸菜,皮脆肉烂,口感QQ,是该店的金字招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住静安寺附近,父母双职工,家中经济条件尚可。父母偶尔会带上我去附近西餐馆小资一番。来喜因为近,去得也最多。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去饭馆尝荤腥常常人满为患,吃饭要排队轮座。来喜饭店也不例外。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会吃完午饭就出门,早早来到餐厅等晚饭。那里常常两点不到已座无虚席。男士看报读书,女士打毛线,小孩带了玩具耍玩。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父母买了一本五四运动的书给我看。才小学三年级的我就在来喜边等吃边读书,一口气看完。五四运动的历史就在那里第一次印入了脑海,终生不忘。遗憾的是,由于市政动迁的缘故吧,这家餐馆已消失不再。

沿南京路往东过几条马路,就到了凯司令西餐馆,这里不光是海派西餐,更有奶味浓郁的西点,鲜奶栗子蛋糕至今是网红打卡之地。还有就是当年曾坐落在南京路江西路的德大西餐社。

国际饭店14楼也有一家西餐厅,记得好几年母亲过生日,我们都会穿戴齐整地去那儿庆祝。这里供应套餐,每份三道菜,开胃头枱是一个小面包带白脱果酱,一小坨土豆沙拉;第二道是西式浓汤,有奶油蘑菇汤、鸡茸汤或罗宋汤任选,主菜则有炸猪排、炸板鱼、铁扒鸡或炸明虾佐以煎土豆、青豆、花椰菜等蔬菜选一样。既能饱腹,又有情调,更实惠的是价格,每份三道菜才一块钱。大人讲实惠,而对我这样的小朋友来说,吸引人的则是国际饭店的电梯,“叮咚一响,肚皮一痒”,就把我送上了上海最高的餐厅,一眼就能看到全上海。

在这些西餐馆的引领下,海派西餐开始进入普通上海人的饭桌。由于使用的食材普通,上海话中带“洋”“西”字头的,如洋山芋(土豆)、洋葱、西红柿、胡萝卜、洋白菜(卷心菜)等等,都能用来烹调西餐。我家也如此。周日节假日,偶尔会拌上一盘土豆色拉,买来几块大排,砧板上一拍,裹上蛋糊。蘸上面包粉,油锅一炸,就成了金黄灿灿的炸猪排,配上梅林黄牌辣酱油,香酥可口,欲罢不能。以后随着厨房设备改善,我也学着参照食谱,举一反三,采用西式焗、烤、烩方式,学会并开发出了红酒烩牛尾、茄汁洋葱烩猪扒和烙葡汁牛肉等菜式。无论家中派对还是亲友相聚,常常是赞声不断。

海派西餐,丰富了上海人家的饭桌,体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完美融合,再现了魔都上海“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精神的无穷魅力。(方之寅)

03-08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