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同事结婚,我用剪纸送祝福,老外备感惊喜。

十日谈|剪纸薄技-LMLPHP

剪纸本是民间草根文化,植根于秦砖汉瓦的石刻造型中,原属北方文化渊源。在西洋美术图案元素进入中国后,近代形成了北派和南派剪纸的各自特点。

北派以反映人物风俗为主,造型粗犷,以直接表达为主。北方大娘盘坐在炕上,搂一把屠猪裁布的大剪刀,随心所欲剪出。功用在环境装饰上:如窗花、灶神、门神、年画,及婚丧喜事的场面上。画面繁复,剪功随意,不讲求对称,对生活的干涉态度鲜明。人物景象以神似为主,强调画面整体的浓烈气氛。

江南人玩剪纸,文人气较重。讲究线条、图案性和卡通性。作品以花卉、动物为主。功用在鞋样、窗帘、旗袍、衣饰绣花上。造型细腻,构图细致,线条圆顺秀气。以表达精神审美情趣为主。比如王子淦先生的金鱼、青蛙、花卉、鸟兽等,充满了考究的线条和细节的刻画。卡通性鲜明。王子淦大师的作品是作为国礼漂洋过海的,其哲嗣王建中先生则以生肖剪纸出神入化,脱稿凭空剪出。有曰,平常事,重复一万次就是工匠精神,国内无出其右,完全是坚持加家学渊源。

细推流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刚入浦东高桥中学。因为要出黑板报,有位刚出牛棚的老教师王劲父先生,自告奋勇给我们做辅导,成立了美工组。王先生是西泠社员,写得一手铁线篆书、汉隶,金石篆刻更是出神入化。有个夏天,他带领我们去上海工艺美术陈列馆。在一个大厅走廊,见到了一个人,花白头发,方脸背头,戴眼镜,约莫五十多岁,白衬衫袖子卷起着,像是守展台的“老师傅”。

劲父先生竟貌至恭驯地向他行作揖礼,两人都滑稽地后退了半步。老师指着墙上挂着的那幅青蛙剪纸说,这就是“王子淦”先生的作品,他是剪纸大王。当年,这个“淦”字我是读不准的。从此那只著名的青蛙一直留驻吾心。

当年练剪纸,最大原因在于省钱,又可随心所欲地表达。五十年后再作冯妇,毕竟晓事些了,理性地领略窥觅了些许剪纸的神韵。又巧遇了海派剪纸非遗传承人王建中先生,他居然就是王子淦先生的哲嗣,得以见识了王氏许多原作和剪纸理念。

剪纸其实是最早的自媒体。过去纸是属于读书人的,士人官家垄断了话语权。而村姑们则剪纸为图,反而自由自在传播一隅。王建中先生总结得好,剪纸的共同特征是“报喜不报忧”,所有剪纸反映的都是民间喜乐的情绪。很多乡俗故事由此流传下来。

剪纸是种减法艺术,将完整的纸镂剪出图形,讲究对称,线条洗练,以少胜多。严格意义讲只能用剪刀,没有了刀斧痕迹,则有愧于中国剪纸的魂。近年来,欧洲现代纸艺的手法,推动了剪纸的推陈出新,可惜中国古典剪纸的特点承继太少,因为剪纸不是图画,用刻照片的方式制作,只能算是纸艺。用笔的描绘方式来表现剪纸的线条,强调了透视感,忽视了对称和图案及卡通性,那将是剪纸的误区。

近三年中我剪完1000张A4纸的练习稿,决定试现代创意剪纸。让古老的剪纸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特别要加入人物为主体的题材,必须借鉴木刻、石刻、砖刻等传统艺术手法,并引入动漫、图案等现代构成元素。

剪纸常有意外收获。插队时,村里新娘出嫁,我会剪出喜鹊、熊猫、鲤鱼陪衬的双喜图案,省了我的份子钱。1991年我去西德柏林银行实习,遇上德国同事举行婚礼。我既不能免俗,也想为国争光。于是选了一对红木筷子,借用旅馆的剪刀,选用礼品包装纸,剪出了熊猫陪衬的双喜图案,弄得一帮老外大惊小怪,至于我用英语告诉他们“早生贵子”和“DOUBLE HAPPINESS

03-10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