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陷阱”,防不胜防。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保险、保健品等各类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包价旅游产品,特别是以中老年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包价旅游产品。
中老年群体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比较在意价格,希望获得更精打细算的出游方案,但也更容易上当受骗。在过往案例中,曾有不法分子以“爱心助老”和免费为幌子,将老人们诱至“养生基地”旅游,安排工作人员假扮“医疗专家”,再安排免费体检、虚构体检结果,诱骗老年人以每瓶数百元价格购买成本仅为十几元的保健品,三个月内就有至少上万名老年人被骗,涉案资金数千万元。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醉翁之意不在酒”,有的企业以低价、免费为名组织“旅游”,过程中将旅游者拉去“参观”、听“讲座”,继而要求购物,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在文旅部发布的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批指导案例中,就有28元“一日游”安排去“灵芝科技馆”购物等“套路”。看似价格低廉,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总要在旅游者身上把成本找回来,而诱导购买的商品往往名不副实、价格虚高。这类“不合理低价游”中还可能出现强迫购物等情况,严重侵害旅游者权益。
对市场上的旅游“陷阱”,监管部门要积极行动,让中老年人的旅游出行更加安全和便利。不仅要严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行为,对具备资质的旅行社的违法违规行为,也要依法严肃处理。近日,就有媒体曝光云南低价游中,有导游威逼利诱游客消费,称“不消费会影响征信”,数据会上传到省旅游系统。这样的嚣张行径,不光有一起要查处一起,更要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净化市场环境。
春暖花开,很多人都会想出门看看,旅游市场的“人气”增长,可以想见。填平旅游出行过程中的“坑”,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这方面,既需要行业自律,也需要监管部门主动作为。而对旅游者尤其是中老年旅游者来说,也要对低价、免费等幌子有所警惕,在消费过程中审慎选择。
纪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