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主人公尼古拉是一位顽强的父亲,他用自己平和且坚韧的性格丈量了国家,也探索了是非之间的界限。

读碟|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LMLPHP

塞尔维亚影片《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开场有一个惊人的画面: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讨要工厂拖欠丈夫的工资,然后用汽油浇淋全身点火自焚,幸亏扑灭及时,活了下来。但对她丈夫尼古拉而言,不幸才刚刚开始。

尼古拉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小人物,两年前下岗,没有拿到工厂承诺的剩余工资和遣散费,只做着在树林砍树之类的临时工,贫穷和饥饿,让妻子做出了过激的举动。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福利中心要对他的家庭评估,看看他是否具备继续抚养一儿一女的条件。

福利中心主任假模假样,认为尼古拉住房条件很差,在评估前,可以先去改善,比如粉刷墙壁,通上电,接上水管等等。尼古拉只得借用邻居的电表点亮电灯,设法安装水龙头通水。事实上,中心根本就不会通过评估,理由是:尼古拉的临时工身份很难让福利中心相信他能在经济上为孩子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两个小孩最后被判定无限期交由寄养家庭抚养。

在貌似为孩子着想的背后,影片通过福利中心保安之口,告诉尼古拉内幕:主任把所有孩子都送到他村子里亲戚朋友家,国家会给每个孩子补贴4万元,那儿有30多个孩子,他从每个孩子身上拿30%的钱。假如你要起诉他,他法院里有熟人。尼古拉曾绝食表达抗议,但主任口气严厉:“我们会叫警察,说你态度恶劣,妨碍我们工作。我们也可对你评估,说你不可理喻,和你老婆一样具有自杀倾向。这是法律给我的权力,这里归我管,而不归你管。”

读碟|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LMLPHP

电影以一种揭露的方式,让腐败官员假借法律的名义,无法无天,盛气凌人,小人物似乎毫无办法,但尼古拉是个例外。导演戈卢博维奇用平缓的节奏,讲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尼古拉决定去首都贝尔格莱德申诉,他没有钱买车票,居然步行300公里,从他居住的格勒布——普里波耶附近的小村庄出发,翻过阿瓦拉山,走了5天,到达目的地,显示了一个父亲为夺回孩子坚韧不拔的决心。

尼古拉随身带一个包上路,里面有一条毯子、一块面包和一瓶水,长镜头跟随他穿过高速公路、古旧的村庄、树林和山坡;俯瞰镜头里,荒野、山峦使他显得渺小;手持摄影镜头中,在道路上摇晃行走更显出他的疲惫;夜晚,昏暗的背景,他蜷缩在毯子里,感到无助;早晨,明亮的光线,让他鼓起勇气前行……在没有音乐、只有自然声的背景里,影片来得极其真实。

公路片的特性,使得尼古拉一路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因在高速公路行走,被警察拦下;遇见流浪狗死亡;偷渡客愿意无偿帮他忙;松鼠、野狼出没在丛林;路边晕倒,住进医院,病友告诫“为别人付出不值得”;遭遇小偷;便利店借宿……片段式的场景,既是尼古拉自身旅程丰富多样的展现,又是塞尔维亚社会风貌、人情世态的表现。

很难不被尼古拉扮演者戈兰·波格丹所折服,他因本片获第3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尼古拉沉默寡言,感情不外露,但埋葬流浪狗的场景,凸显他的柔情;当他到达贝尔格莱德,好心人送给他食物时,他激动得哽咽——所有委屈尽得宣泄。尼古拉意志坚定、顽强,一根筋,徒步上诉如此,在社会事务部非见部长不可也是如此。在经过几次推诿后,因尼古拉接受电视台采访事件曝光,部长助理答应见面,并写了一封建议归还孩子的信。

读碟|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LMLPHP

这不是一部圆满结尾的电影,福利中心主任并没有因为建议信而改变所有的一切,他说:“这封信毫无约束力,这只是政府的建议,哪怕总统写来建议信也没用,还是中心说了算。”随后,导演设定了一连串令人发噱的场景:尼古拉回家,家里空无一物,所有东西都被邻居拿走了,他一家一家取回别人正在使用的自己物品——电视机、桌子、椅子、碗盘、钟……这可能暗示:想要夺回自己的东西,必须自己亲自动手。对归还孩子这件事,尼古拉绝不会罢手。

03-19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