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学生们第一次零距离了解污水处理程序 采访对象供图
讯(记者 罗水元)坐落在上海长阳路、河间路之间的上海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23年,运行于1926年11月。上海市东区污水处理厂里面的一排排池子,从建厂起就沿用至今,历经近百年风雨,阳光映照下依然闪闪发光。这里是中国最早的污水处理厂之一,也是亚洲最早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在第29届“世界水日”和第34届“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即将来临之际,近日,经杨浦区市政和水务管理事务中心等方面“牵线搭桥”,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高一年级组部分同学走进了上海市东区污水处理厂。
“这里以前运行时,就采用了当时国际上刚刚发明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至今仍完全采用该工艺,被称为’活的污水处理博物馆’。”听着东区污水处理厂办公室主任董圣杰等人的解说,同学们第一次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全程工序:污水先通过格栅去除水中垃圾,进入初沉池沉淀一小时;然后进入曝气池曝气,使水中的活性污泥得到足够的氧气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接下来,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第二次沉淀,使水与活性污泥分开,让活性污泥通过管道回到第二道工序,继续处理,水则处理至达标程度后经管网排放。
“没想到,污水要经过4个池子处理,曝气时间要数十天,很不容易;没想到,污水处理要耗费很多人力、电力和物力……”学生陈茹(化名)直言,之前虽听说要节水或者要重复利用淘米水冲马桶,但感觉并不是“很真切”,用起水来基本上都是“大手大脚“,“这一次看完污水处理要这么多过程,我才发觉,随手就可以做到的节水行动可以为排污减少大量能耗。”
“要是大家都能’随手节水’,该有多好!”像陈茹一样,唐坤(化名)等学生也表示,要改变“大手大脚”用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