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斑鸠搭巢孵蛋,在这春分日刚过的时候,刷屏了。至少是刷我的屏。不少平时朋友圈一直潜水的朋友,也都纷纷冒出来点赞、评论,甚至要求持续不断关注。

新民快评|“与鸠为邻”,共享美好生态和自然-LMLPHP

图说:保护着孩子的成年珠颈斑鸠。

可是,专家出来打岔了。专家说:在申城,斑鸠是常见鸟。常见,顾名思义,不稀奇、不珍惜,也不是什么一类、二类保护动物,没有存亡断续的风险,不值得引起大家的大惊小怪。专家有专家的视角,但市民自有市民的情怀。不管是斑鸠无意到访的主人家,还是小区里邂逅斑鸠的围观者,无不表示出欣喜之意:

有的说,哦,原来这就是斑鸠啊,我还一直以为是鸽子呢。平时毫不迟疑叫得出名字的,大约只有麻雀。书本上看到过的斑鸠,原来就是这样子。这说明了,好多人,包括我,认识字,却不认识动物本尊,离自然,是有点远的;

有的说,斑鸠真的心大,生了蛋在巢里,不小心,把蛋弄下来,砸碎了,“鸠”没飞,蛋打了,“心痛啊!”斑鸠或许不知心痛为何物,网友是大大操了心的。这说明,好多人,充满了对小生灵的爱心;

还有的说,看到斑鸠爸爸妈妈认真轮流孵蛋的样子,真可爱,为它们加油,替它们期盼,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小斑鸠破壳,迫不及待想要和斑鸠爸爸妈妈分享下一代的喜悦。这说明,共情作用,是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动物之间,何尝没有?

专家自然有专家的视角,更有专家的视野。市民固然应当尊重专家的认知和要求,如果碰到珍稀鸟类,或者其他动物,该报告报告、该爱护爱护;懂的亲自护理,不懂的请教专业,尽到一个好市民、好公民的义务。

普通市民碰到最多的还是常见鸟,但这也是自然的、生态的一部分,并且倒反而是绝大部分、是日常情景,可亲可近、可知可感。在这与大部分的接触中,在每天的日常中,人们体会到生灵的可爱、体会到生活的多彩、体会到生命的美好。或许,这正是斑鸠报道引起大家兴趣的原因吧。

春天到了,有枝叶青葱、有繁花缤纷、有生意盎然。不妨,走出去,和“心大”的斑鸠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态、美好的自然。

吴强/文

03-25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