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孙云)“二万户”是一个打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名词。时过境迁,曾经的工人新村成了蜗居,居民旧改意愿强烈。2016年,既是首批“二万户”小区又是最后一个“二万户”旧改地块的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启动旧改,如今正在加紧建设中。记者昨天从长白新村街道“百人百讲庆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活动中获悉,未来这里不仅将出现人才公寓、生活配套设施等,两幢保留未拆的老宅中还将出现一座“二万户”博物馆,把这份城市记忆保存下去,让更多人亲身感受上海发展变迁。从昨天起,包括旧改亲历者等在内的100名市民和专家学者还将陆续走进100节微党课的直播间,从家乡变化和身边的红色资源说起,引导广大社区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最后的“二万户”地块将成博物馆,百人百节微党课从家乡变化说起-LMLPHP

图说:最后的“二万户”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昔日面貌。长白新村街道供图

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造两万户、面积共60万平方米的工人住宅,以沪东、沪西两个工业区为重点,俗称“二万户”。解放前住在草棚、滚地龙、鸽子窠的产业工人特别是各厂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终于住进了楼房,被称作“上海工人的大喜事”。进入新世纪,“二万户”居民旧改意愿强烈,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作为最后一个地块,也历经波折,在第三次启动旧改时,终于以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居民协商签约率、居民搬迁交房率达到“三个100%”的数字,实现了居民们的安居梦。

最后的“二万户”地块将成博物馆,百人百节微党课从家乡变化说起-LMLPHP

图说:居民庆祝旧改签约生效摆出“百家宴”。长白新村街道供图

在开展“百人百讲庆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活动中,长白新村街道充分利用辖区内社区、校区、园区、厂区“四区”的红色资源,让身边人、身边事成为鲜活教材,除了让“二万户”旧改亲历者来讲述“三个100%”背后的故事,还将推出一条红色学习线路,让“四区”的党员群众走进“一带一路”沪哈欧线始发站铁路杨浦站、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雷锋纪念馆、“工业强国的行业排头兵”上海机床厂、红色学府上海理工大学等辖区内的红色地标,切身感受建党百年辉煌成就,把“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引向深入。

03-25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