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苏伊士运河,无疑是当下最受瞩目的两起事件。两者看似关联不多,但对于非洲大国埃及来说,它在19世纪就跻身工业化国家的努力与梦想,就因为这两样财富而破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西方列强主导的国家秩序下,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遭受的困苦与悲剧,一如埃及,早已注定。

改革:埃及追寻强国之道

这10年来,埃及民众曾寄望“阿拉伯之春”带来的改变,似乎并没有兑现:贫困人口依然居高不下,大批失业青年仍在街头无所事事。

但埃及本有希望不是这样。

19世纪10至40年代前后,当大清帝国还在“天朝上国”的梦境里沉睡不醒时,远在亚非两大洲衔接处的埃及正在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领导下酝酿一场以西方工业革命为蓝本的改革。

当时,埃及虽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却早已沦为英法等欧洲列强意欲吞并的猎物。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意欲占领这块战略要地,打通向东进攻英属印度的道路。其勃勃野心虽因法国地中海舰队的覆灭而破产,但是阿里却在抗击拿破仑的战争中被埃及民众推举为总督,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

不同于奥斯曼帝国昏聩的苏丹,阿里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及工业革命赋予英国的巨大力量。为避免埃及沦为鱼肉,也为了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宰,阿里开启了以工业化和强军为核心的改革进程。

可任何改革都需要本钱。当时的埃及屡遭入侵,人口尚不及10世纪时的一半,农业产出也不及当时的四分之一,传统工商业也一派凋敝。想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着实难于登天。

但阿里敏锐捕捉到了一样关键产品——棉花。

受打压的棉花和被“偷窃”的运河-LMLPHP

图说:埃及的长绒棉享誉世界。GJ

兴起:棉花促成埃及复兴

棉花,这个在今天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产品,却是欧洲列强全球扩张的源动力之一,也是让西方世界取得决定性优势的工业革命的开端。

不同于可供直接掠夺的金银等贵金属,棉花从农作物到布料再到变成财富,既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也需要成规模的纺织业。由于欧洲缺乏棉花所需的气候条件,欧洲殖民者疯狂开拓海外殖民地;为了大规模种植棉花,他们开启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和种植园经济。就这样,欧洲国家把渗着鲜血的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加工出售,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同时,促成机器的发明,以及工业资本和战争资本的结合。

这对梦寐以求强国之路的阿里来说很有吸引力。埃及的水土及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阿里在没收教会和旧贵族土地并分给农民后,强行推广种植自海外引进的海岛棉。同时,阿里建立了国家垄断的专卖制度,通过出售棉花为国家积累资金,引进机器和技术,发展本国的棉纺织业。

阿里的改革不乏铁腕色彩,但极大地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长。到1834年,埃及棉纺织业拥有机器纺锭达40万个,占世界第九位,甚至位居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之前。同时,棉花及其制成品出口的兴盛为埃及兴修运河等基础设施,建立新式学校和军事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1839年,即鸦片战争前夜,埃及已经建立了一支近30万人的近代化军队和配套的军事工业,并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了如今的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麦加等中东核心地区。如果历史就此延续,一个统一的、工业化的阿拉伯国家或许将不是泡影,而中东地区将绝不是现在的样子。

受打压的棉花和被“偷窃”的运河-LMLPHP

图说:在苏伊士运河贯通后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付出最多的埃及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殖民者却赚得盆满钵满。GJ

夭折:埃及工业之路被毁

但对于欧洲列强而言,他们可以接受一个虚弱且听话的奥斯曼,却难以忍受在世界级的战略要冲上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埃及。于是,这些自诩文明的列强,以卑劣不已的手段强行逆转了阿拉伯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

首先,是最直接的军事入侵。1840年,英国联合奥地利直接出兵叙利亚。战败的阿里被迫接受屈辱条约,放弃了大片领土,并交出全部海军,仅保留十分之一的陆军,阿拉伯统一自此成为泡影。

之后,英国强迫埃及放弃国家专卖权,以关税和倾销打压埃及的棉纺织业。在战败后,埃及就失去了以军队、法律和关税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军需订单的减少,欧洲产品的倾销,使埃及的工业生产一蹶不振,不到10年就大批倒闭,失业开始大量出现。同时,列强及其买办纷纷压价收购棉花等农产品,也使农民生活再度恶化。埃及的近代工业化之路,至此彻底完结。

但这还不是列强要求的全部。1856年,不甘沉沦的埃及在法国的诱导下签署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条约,埃及以每年可收取运河收益15%为条件,承诺无偿提供劳动力,并把运河出租99年。

然而,运河的工期与成本远远超过预期。最终,埃及牺牲了12万人的生命,承担了1600万英镑的成本,负债累累,而欧洲诸国只花费了区区400万英镑,却取得了运河的所有权。

从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至1930年,仅纯利润就高达35亿法郎,其中绝大部分落入英法两国的口袋。而其母国埃及为偿还债务不得不以关税、主权等为抵押,再向西方国家举债,日益沉沦为西方世界的半殖民地和原料供应地。

一段棉花与运河的历史,写尽埃及和阿拉伯人的屈辱与不甘,也照亮帝国主义的无耻与贪婪。100多年后的今天,当有人再拿棉花兴风作浪时,这段历史或许可以给我们别样的启示——切莫让埃及的悲剧,再度上演。

03-29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