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公所”石碑被当铺路石 退休教授呼吁及时保护-LMLPHP

图说:四名公所石碑被当成蓬莱公园内的“铺路石” 记者 徐驰 实习生 柴宇妍 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退休教授冯国鄞向记者反映,她在蓬莱公园内发现20余片属于“四明公所”的石碑残片,竟被当做铺路石。这让她心疼不已:“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如果饱受日晒雨淋,是很容易磨损、散失的,很可惜!”

20余片石碑残片沦为铺路石

近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冯国鄞在蓬莱公园内发现,在公园内“怡心草堂”前的石板小路上,竟然有将近20片同属“四明公所”的石碑残片。其中,有多片字迹清晰,有“同人立”“四明公所”“四明公所道教”等字样。

为何这些石碑会被嵌入作铺路石呢?据冯国鄞介绍,可能是在修建蓬莱公园时,将四明公所的东西全部拉了过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废物利用”,砌进了石板路。

呼吁尽快将石碑保留保护

冯国鄞告诉记者,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四明公所”。四明公所又称“宁波会馆”,是清嘉庆二年(1797年)旅居上海的宁波籍人钱随等发起活动,集资购地,于嘉庆八年建成,原址位于南市区人民路。道光二十九年,会所被划入法租界范围,在上海市民和宁波商人们的强烈反对下没有被强占。但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公董局使用武力,两次企图强占公所和墓地,并打死、打伤市民多人。上海人民群起反抗,各行业举行罢市、罢工,迫使法国人放弃侵占计划。史称“四明公所血案”,成为上海人民反帝的著名场所。随后,四明公所作为上海人民抗日斗争的标志,在1977年,就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以,这次在蓬莱公园内发现的这些四明公所的石碑,正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对此,冯国鄞认为,这些石碑保存下来不容易,都是有历史、有价值的。她希望,公园管理者可以尽快将石板挖出,不至于让它们成为铺路石,在风吹日晒、人来人往中,让石碑的文字消磨,最终堙灭在历史里。“正好,我看见公园里也有四明公所的专门纪念廊道,刚好可以将这些‘新发现’放进去。”

相关链接:

蓬莱公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车站路,建于1953年10月,因位于当时的上海市蓬莱区,故名“蓬莱公园”。经过40年的不断变革、扩建,蓬莱公园目前占地面积为41.4亩,其中有许多从上海、江浙一带收集的石狮、石虎、石象,入门处还有镶嵌着原四明公所石碑的走廊,上有铭牌讲述石碑意义,说明石碑具有“史料价值”。

04-08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