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电报-LMLPHP

微信普及了,电报不知还用不用。我年轻时,在西藏那曲工作,偶尔也发电报。说偶尔,是次数屈指可数。电报,传递信息速度虽快,但价也高,按字数收费,电文需逐字斟酌,反复推敲。

1969年9月,远在上海的夫人,十天内,接到了两封来自西藏的电报。第一封是:“即日启程休假”短短几字,全家欣喜不已,翘首等待我的归来。第二封是半夜三更送达的,夫人和老人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邮递员的大呼小叫吓得魂飞魄散,疑我返沪途中遭遇不测。拆开一看,一头雾水:“代购20斤不含奶脂的奶糖刘。”刘氏,何许人?哪有不含奶脂的奶糖?电报也就被搁置在一旁,等即将归来的我处理。但莫名其妙的电文,给家人添了几分担忧。

两天后,全家团圆,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第二封电报的真相也被揭开。我手捧电报哈哈大笑,半开玩笑说:“煞费苦心!这是密电码。我明天也发四字‘逃过一难’给他。”见我满不在乎,笑得合不拢嘴,又是“密电码”,又是“逃过一难”,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夫人似已察觉事出有因,电文定有“难言之隐”,让我赶紧揭开内中秘密。

原来,电报是一起进藏、在拉萨“交通厅子弟学校”做教师的同学刘必洋所发。刘必洋为人忠厚、热情。这次休假前,我到拉萨办事,住在他宿舍。他得知后,我回那曲休假时,热情地把我介绍给正要开车去甘肃柳园的师傅。黄河牌“推脱拉”,速度快,六七天的路程三天就能到。我计算着,车到那曲后,快速办理休假等手续,还来得及继续坐这车去柳园,心里乐滋滋的!

这车确实快,中午从拉萨出发,太阳还未下山,已到那曲。但事不凑巧,我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因一些客观因素,无法办理休假手续。沮丧的我,就没再上这车,两天后才搭乘解放牌去了柳园。

但这一耽搁却让我“逃过一难”,那辆黄河牌“推脱拉”,第二天,竟在进格尔木前翻了车,车上除一对年轻夫妻和一男子,其余二十多人都遇难了。

夫人和老人异口同声“啊”地一声惊叫后,沉默在了哀痛中。不一会儿,夫人才长吁一声道:“你真是逃过一难啊”!继而又追问:“那电报是怎么会事啊?”

电报的真相,虽是我的猜测,但十有八九不会离谱。

翻车事故传遍西藏,远在拉萨的刘必洋,一定也听闻了此噩耗,并为我的生死未卜寝食难安,自责不该介绍我上这车。但仍为我祈祷:我要是在那曲被耽搁,就可能幸运地“逃过一难”;要是那甩出车厢的男子是我,也算命大,“逃过一难”。可祈祷只是心愿的寄托,他想通过电报证实我的平安与否。

电文和发报时间,刘必洋煞费苦心:如果第一时间见电报的是我,电文怎么写都无所谓,我定会回复他“平安无事”。如果第一时间见电报的是家人,电文定要避开令家人产生疑虑而恐惧的字眼;如果我到家了,见电文,也会立即报平安。

正如刘必洋所料,电报没让我的家人有丝毫疑虑,只是“一头雾水”,被搁置一旁;而我一见电报,就看出字里行间隐含的担忧和平安的渴望,也不会当作购物的委托。

说到这,我停了片刻,神秘地反问道:“这不就像‘密电码’吗?”

夫人和老人频频点头,夸赞刘必洋聪明。在苦笑声中,他们催促我赶紧回电,报平安。

次日,“逃过一难”的电报,带着我和家人的感激,传向远方,喜报平安!

04-22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