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涌江淮,创新势正劲。
4月26日,2021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如约而至。这一天,安徽科技大市场开市、400多项安徽“四个面向”重大科创成果集中展示、10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发布、16项科技成果现场竞拍、60个科技项目签约……
4月26日上午,2021中国(安徽)科交会开幕,60个科技项目进行签约。人民网 王晓飞摄
创新,是安徽最亮眼的一张名片。作为率先获批布局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省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起步就发力,开局就震撼。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名,举办这样一场国字号会议,既是对近年来安徽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体现了科技创新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为今后江淮大地进一步下好创新“先手棋”、赋能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新动能。
创新:既是研发过程 更是系统工程
量子信息、“芯屏器合”、“卡脖子”领域最新突破、生物医药……安徽创新馆,全国首个创新主题展馆,2021中国(安徽)科交会期间,一批近年来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展示。
在很多人眼中,创新等同于研发。此言不虚,创新凝聚着科研人员贯穿研发过程始终的心血,但它更是一项系统工程。
——创新,离不开政策支持。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安徽注重政策的引领作用,先后出台实施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型省份政策、大院大所合作、加强基础研究、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等系列政策。
在政策导向指引下,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十二五”末的2.8%增加到2019年的5.1%。
俯瞰安徽创新馆。人民网 张俊摄
——创新,离不开高层次人才支撑。
近年来,安徽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尊重和礼遇科学家成为常态。
在前不久召开的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推进大会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为“科学家”办事就是办“最科学”的事。
2月末,在“创新高地”合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与会领导为入选“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的5位院士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
安徽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省8位科学家新当选“两院”院士,在皖“两院”院士累计38人。
——创新,离不开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前提,此次2021中国(安徽)科交会的成功举办,即是安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
以“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大会,为期2天。它规格高,由安徽省政府、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内容足,科创成果展示之外,大会还设置了签约、路演、论坛等干货满满的环节。
——创新,离不开金融赋能。
“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过程中,金融支撑不可或缺。”据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局通过构建服务科创企业发展基金体系、推动科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等做法,积极服务科创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安徽共有11家企业在面向科技创新企业的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安徽在科技创新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率先获批布局,“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立柱架梁,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2020年7月9日,国盾量子挂牌科创板,成为“量子科技第一股”。人民网 陈浩摄
创新:既要有“科技之花”,更要有“产业之果”
“科技之花”是绚烂的,但要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动能,还得结出“产业之果”。
2009年成立,2010年参与建设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2013年开始为世界首条千公里级别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提供量子产品和技术服务,最终实现“星地一体”广域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在中国量子通信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中,常有科大国盾量子的身影。
这是一家脱胎于中国科大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企业。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跑,再到资本市场“量子第一股”,国盾量子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产业化史。眼下,它正与集聚在合肥市高新区的20多家量子企业一道,共同为合肥勇攀量子技术创新高峰积蓄势能。
新技术如何助力传统产业?是海螺集团一直探索的课题。图为海螺自主研发的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人民网 陈若天摄
与此同时,100多公里外的芜湖,世界500强企业海螺集团一直在探索这样一个课题:新技术如何助力传统产业?
去年,5G“超级上行”全球首个端到端商业应用在这儿落地。“‘超级上行’在靠近基站区域上行速率可提升20%至60%,偏远区域最大可提升300%。”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用上这一技术后,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升。以矿区爆破为例,警戒范围可从原先的500米扩展至2公里。
如果把一家家科创企业比作“点”,那么,一个个产业集群就是由无数个“点”串联而成的“线”。
由“点”及“线”,最终,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效被传导至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安徽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15年的17.6%、49.8%、58%提高到2019年的27.8%、72.1%、73.3%。
同时,2020年安徽GDP超3.8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11,与前一位次的上海差距仅为20亿元。
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泰国曼谷金线自动导向轨道交通项目,是安徽省首个出口轨道交通整车项目。人民网 王锐摄
创新:既要有一股冲劲,更要久久为功
近年来,安徽科技创新的步伐明显提速。
以省会合肥为例,无论是继上海之后,合肥成为我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是当地以11个大科学装置数量(含建成、在建、申报)“笑傲江湖”,都足以说明,论创新,安徽是在实打实地干。
“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安徽处处透着一股冲劲。”一名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研究的人士如是说。有冲劲固然好,但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上述人士表示,当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等一系列利好的释放,安徽的创新发展,将更有底气,更加硬气。
“汽车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优势产业。一季度全省汽车产量35.1万辆,同比增长101.3%,增幅高于全国26.4个百分点。”在安徽省经信厅汽车工业处处长马翠兵看来,自贸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有利于更优营商环境的营造,从而促进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安徽集聚,提升安徽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4月7日,蔚来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下线。人民网 李希蒙摄
据他透露,“十四五”时期,安徽汽车产业将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力争到2025年,汽车整车年产量达到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0万辆。
而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员之一的合肥市,则从一体化发展视角出发,挖掘科技创新的支点。
合肥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推进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科技资源共享,联合攻关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动G60科创走廊相关产业联盟、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我们将用好长三角协同创新优势,持续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该院负责人说。
就在几天前的4月21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纲要》对创新着墨颇多,其中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创新安徽。”
眼下,谷雨刚过,老话说:“谷雨时节,雨生百谷。”充沛的雨水,能够帮助万物生长。换个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不也正是时下的一场春雨,滋润着江淮大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