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一个上海朋友无奈地跟我说,别人表扬上海人会说“你真不像个上海人”;很多年后,上海的朋友们初识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几乎都是“你怎么会不是上海人”——这让我很是得意——居然能如此乱真,我怎么这么牛!

十日谈 | 心安即是家-LMLPHP

是的,我真得意呀——我会讲一口据别人评价完全听不出外地口音的上海话耶。

26年前来这座城市念大学,觉得自己仿佛东渡扶桑。我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干得最起劲的事儿,是抓着寝室里的上海丫头,逼着她用上海话说数字“55555.555”或者“22222.222”,看她一脸怨艾地“嗯嗯尼尼凉凉”,就笑得前仰后合。

之所以费尽心思地解锁这门方言,是因为我把它当作融入一座城市最好的帮手。一句蹩脚的“对不起”,让我在拥挤的公交车里感受到被踩脚的白领姐姐的包容;一句洋泾浜的“谢谢侬”,让我看到指路的弄堂爷叔眼中善良的光。“大饼油条粢饭糕”,在无数个寒冬的早晨暖热了思念父母的胃;“栀子花白兰花”,据说是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充满传奇的爱情故事,在我看来却是卖花阿婆在数度唤醒我孤寂时的迷茫。

原来,方言有着这般迷人的魔力!它是我通往未知领地的向导,慢慢地把他乡变成故乡;它是带我融入上海文化的小天使,使我慢慢地退去胆怯,恋上了魔都的温床。

那么,方言之于一个企业、文化之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呢?

我在招商银行工作。而她和我一样,在上海,她也是个“外乡人”。刚从深圳来上海时,她总是要一遍又一遍地跟人家重复“我不是工商银行,我是招商银行……”;经历了30年成长的她,现在在上海小有成就,让同业也频频竖大拇指。我内心常暗生欢喜,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和她是一样的。

我的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日常负责的内刊就叫“阿拉招行”——据首任编辑讲,起刊名时“阿拉”这个词在众多选项中脱颖而出,因为大家觉得叫着最亲切。我们招行虽然是从外地来的,但扎根下来了,就要把这座城市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这个家里的宝,要一起好好经营这个家的幸福。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企业像我们这样,在时间和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当下,有那么一群人始终聚在一起,数年如一日以“文化”之名,默默耕耘着一方圣土。这个每周准时出刊的小小刊物,用700余期的陪伴,记录着我和小伙伴们共同的成长。岁月在这里得以回首,让我们坚信过往是如此真实,在这个城市打拼的每一个冬去春来,我们都不曾辜负。

因为一座城,爱上一群人。用情怀铺路,心安即是家。

对于我如此,对于阿拉招行,亦是如此。

05-03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