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个都不能少”的疫苗接种工作,既考验着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更反映社区工作者的心理温度。
作为全区范围内残疾居民第三多的街镇,在甘泉路街道,是走街入户的社区工作者,为一户户特殊家庭带去了他们期盼的希望与关爱,带来了受众人数的持续扩大和社会支持的广泛加大。
日前,名都居委工作人员在一户刚搬来不久的新居民家中,看到了盼望与急切——这是由一对视障夫妇和未成年人组成的特殊家庭。虽然全家上下早已决定受种,但碍于身体条件带来的不便,一家人始终未能成行。面对登门而来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一面道出了心中所忧,一面又燃起了心中所望。
听完他们的讲述,街道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兼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雪萍和居委干部吴琼,当即开车接送夫妇二人前往接种,并向点位内工作人员预约了全程陪护。在经过为特殊人群准备的“绿色通道”后,两人最终达成了心愿。在随后开车送返夫妇的回程路上,朱雪萍一面细心留下了居委地址和联系方式,一面温声细语道,“等到第二针接种开始时,还请你们继续预约我这班‘专车’”。
无独有偶,在挨家挨户的走访过程中,面对着特殊家庭的接种愿望与身体条件间的矛盾,居委干部、助残员们心中就像燃起了一团火焰,久久难以平息。于是,大家分头行动,有的放弃休息时间,有的全程陪护——
在双山居民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苗淼和居委主任程政同乘一辆私家车,接送往返的残疾居民,并由居委干部关漪全程陪同。还有来自长新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金玮、居委干部刘创国也先后融入了“专车”大军,为出行不便的特殊居民架起了一条通衢大道。
在街道下属的阳光家园内,家长们也从这些热心的社区工作者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们先后将自己的孩子交到了阳光家园工作者的手中,“孩子信任你们,我们信任你们。”眼望着这群真诚的家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符合条件的学员们办理了先行手续,联系好大巴,“一对一”陪同前往接种,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一位听障者也在得知消息后慕名而来。阳光家园工作人员夏晶、包宁同样热心地帮助她办好预约登记,并全程陪同。事后,这位听障者送来了感谢信——“是老师们的帮助,让自己再一次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面对大家的肯定,朴实的甘泉街道社区工作者表示:排除万难,只为了一个目标——“尽我们全部所能,用最便捷、最贴心的服务,与包括特殊人群在内的每位居民一起,共同筑起全民免疫屏障!”
普陀区融媒体中心甘泉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