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术的发明,没有使绘画凋亡,反而给艺术家增添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人们的鉴赏力也会慢慢地跟进。数码摄影的盛行,电脑修补术的日新月异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七夕会·摄影 | 如何拍一张好的照片-LMLPHP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还是钟爱胶卷摄影呢?一次,我和一位美国摄影师聊起这个话题,他专程来上海“采风”,用的是胶卷相机。他说,美国也有很多人坚持胶卷摄影,一是为了享受整个过程:取景、用光、选择光圈、曝光速度、胶卷照片的冲晒、后期制作等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经验。当年我们用的120胶卷,有一种6X9的底片尺寸,每卷胶卷只能照8张,这就迫使摄影者在按快门前再三斟酌,这样拍得的照片成功率较高。其次,成像的效果上胶卷相机更好,胶卷相机的像素相当于3000万,几乎是最好的数码像机的两倍,这就意味着如要超级放大,用胶卷相机效果更好。

这张名为《小女孩》的照片,是我近年来拍黑白照片比较成功的一张。小女孩略带稚气的神态很逼真,拍照的时间是8月某日下午五时,阳光好,全逆光,依尔福Delta黑白胶卷,ASA100,前苏联制造的“卓尔基”3C像机,“朱庇特-11”型13.5cm中焦距镜头,距离2.5米,快门二百分之一,光圈F4。

前苏联是一个照相机生产的大国,它的相机机身做得粗糙,但是镜头的质量十分了得,尤其是它的“朱庇特”系列镜头,是当年德国“沙纳”镜头100%的翻版,二战结束后,德国的照相机工业悉数被苏联接管,“沙纳”镜头以其结像率细、反差柔和著称,特别适合拍人像照。由于用了大光圈,又是13.5cm的中焦镜头,照片中的背景(树木)被虚化,人像特出,层次感非常好,树木的光晕产生了特殊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数码摄影很难达到的。太阳光被树叶“过滤”,减弱了反差,折射在人的头顶和右脸上,给女孩的表情增添了活力。

05-11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