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江南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一方诗意乡愁,那么江南文化则是中华文化最富人文魅力和美学精神的部分。昨天,《赵无极与他的“江南”——董明镜头中的艺术家》摄影展在苏州第二图书馆北区四楼博约堂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31日。2021年是赵无极诞辰100周年,在今年举办这样的展览意义十分特殊。

来苏州图书馆,看镜头中赵无极和朱德群的最后岁月-LMLPHP

图说:展览海报 官方图

赵无极系法籍华裔著名画家,曾获法国骑士勋章,作品被全球超过20个国家150多家美术馆收藏。他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朱德群就读于当时由林风眠担任校长的杭州艺专,和赵无极同届。他是第一个华裔法兰西艺术院士。朱德群的抽象艺术,远看像西洋画,近看像中国画。他笔下的色块与线条,透出抽象表现主义的意味,但是画面的自然秩序、气韵生动无不体现传统的东方艺术精神。他的画就是抽象版的人文画,不是花鸟鱼虫作为具象,而是由颜色、深浅、线条组成。

董明是近年来活跃在摄影界的一位优秀摄影家。2006年,他专门远赴巴黎,拍摄了一组纪录赵无极、朱德群最后岁月的创作生活的摄影作品。

2006年,第一次在巴黎拜访赵无极,董明并不急着给赵无极拍照,而是跟他交谈起来。几十年旅居法国的赵无极听到乡音备感亲切,指着花园中一棵大树说,那是自己几十年前种下的,现在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这场交谈竟持续了4小时。赵无极告诉董明,艺术家是要有殉道者的精神的。那是因为形成一种艺术风格需要长期的积累。

来苏州图书馆,看镜头中赵无极和朱德群的最后岁月-LMLPHP

图说:展览现场 官方图

在法国拜访朱德群时,董明发现他的手非常有张力。在拍摄过程中,他就有意识地去展现朱德群的手。

两位老人对来自上海的摄影家董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想回江南和当年的母校国立杭州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看看。董明表示,江南已经成为两位世界级华人艺术家晚年梦牵魂绕的精神归宿。于是,董明将两位身处巴黎的老人的“思乡”之情一一记录了下来。

此次展览分为两个篇章,集中展示70幅摄影作品。在第一篇章中,董明以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摄影手法,表现了赵无极和朱德群这两位华人艺术家晚年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二篇章则呈现了与赵无极、朱德群同时代或者晚于两位老人的部分知名艺术家的风采。虽然这些艺术家出生的年代、背景不同,但他们或成长或生活工作于江南,或曾经在创作上与江南发生过关联。在他们的作品中,观众能够看到他们对丰厚蕴藉的“江南”诗意的苦苦追寻。在这个大师远去的年代里,镜头中的几位艺术家已经相继离世。

苏州图书馆馆长曹俊表示,苏州图书馆将深入挖掘江南文化资源,留住江南历史文化记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交流活动,打响“最美窗口”里的展览品牌,努力打造引领美好文化生活新范式的高颜值文化新地标。

05-13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