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阳光灼热。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在破旧的杨浦区平凉路街道上水工房街坊足球场里,一群满头白发的老人,在草坪已经有些秃了的足球场上尽情奔跑,挥汗如雨。就在4月底,这里已经以98.98%的“二次征询”签约率达到协议生效条件,正式确定了旧改的步伐。1666产旧改居民中,一些已经陆续开始搬家,曾经辉煌的上水工房足球场也将成为历史,老邻居们相约球场,办一场特殊的告别赛,和老房子再见!

办一场特殊的告别赛,和百年历史的老街坊再见!-LMLPHP

图说:办一场特殊的告别赛,和百年历史的老街坊再见 朱良城/摄

杨浦区平凉41、42、44、45、47街坊东至兰州路,南至杨树浦路,西至龙江路,北至龙江路,因为曾经是上海自来水厂的职工宿舍,所以,被附近居民习惯性地称为“上水工房”。这片街坊以及足球场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上海涌来许多洋人“淘金”,远涉重洋,寂寞难耐,一到上海,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要舒展拳脚。在离码头很近的上水公房空地上,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国人……纷至沓来,每月一次的洋人足球赛成了迷你“世界杯”,而由此形成的上水公房足球场也成为杨浦最早的足球场,历史比1933年开工的江湾体育场还要悠久。

耳濡目染,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也喜欢踢足球,1941年出生在这里的姜均根就在17岁时被招入上海足球队,成为内第一届全运会最佳射手。街坊邻里组建的几支足球队水平也越来越高,上水公房成为一大批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球员的摇篮,不仅诞生了好几位老一代的国脚,如今人们熟知的范志毅也曾经是这里的常客。

办一场特殊的告别赛,和百年历史的老街坊再见!-LMLPHP

老照片为翻拍

岁月如梭,曾经活跃在上水工房足球场上的年轻人们垂垂老矣,这里的老房子也即将动迁了。想到大家即将各奔东西乔迁新居,大家都感到既开心又有些不舍,从童年起就一起踢球的球友们更是不舍:“到了新家,家门口还能有这么一大片草地球场吗?”

面临分别,这群年过花甲的老球友们自发组织了这场特殊的告别赛。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队员们都冲劲十足。虽然上了年纪,踢起球来却依旧动作敏捷,令观者啧啧称赞。

抚今追昔,61岁的老球迷杨伟君说,小时候每天放学都要在足球场上踢球踢到很晚才回家,那时候经济条件有限,没有正儿八经的球门,大家就拿书包当球门,照样玩得很开心。另一位老街坊苏永发也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球场每周都会有比赛,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前面一排人坐地上,第二排坐在椅子上,最后一排站在椅子上,景象非常热闹。”

办一场特殊的告别赛,和百年历史的老街坊再见!-LMLPHP

出生在足球世家的陈建国对上水工房的足球氛围格外有感情,他说,这是他人生成长的养分。在家里收拾打包的过程中,看到与足球相关的物件比比皆是,老照片、队服、球鞋都是青春的回忆,真是每一件都割舍不下。他翻着家里的一张张老照片,充满感情地展示说:“呶,这是当年的杨浦‘足球四杰’,现在有的人都不在了……”他还珍藏着一个申花足球队员签名的足球,“这是当时我作为小学生精英队去参加申花的邀请赛,踢完以后,申花队赠送的,这次搬场,我肯定也要带到新居去的!”

就在球赛进行的时候,搬场车正在上水工房里开进开出,载着老邻居驶向各自的新家。老宅有喜,老球友们郑重相约,只要足球场在一天,以后还会每周抽时间回来再踢几场球,把几十年的邻里深情延续下去。

通讯员 张允允 记者 孙云

05-14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