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它却有着离散飘零的命运,以及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的历史。“明珠还于合浦”,《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古籍保护事业的缩影,更是中华文化绵延发展、文脉永存的有力见证。

6月1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今天,记者提前探展,通过60余种70余册(件)展品品读《永乐大典》从诞生到流散,从回归和再造的历史故事。

“明珠还于合浦” 9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将首次展出-LMLPHP

图说:展览现场 记者 潘子璇 摄

永乐正本下落成谜

一卷卷古籍依次排开,图文相映,古色古香。在展厅中可以看到,这部旷世宏编搜辑宏富,朱墨灿然,温润古雅,具有版式精美、开本宏大、绘图精丽等特点。《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主持,姚广孝和解缙进行编纂,全书22877卷,11095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

永乐六年,《永乐大典》成书。当时朝廷把社会上一些精英分子召集在文渊阁里进行编书,据说当年参与编纂《永乐大典》的人员将近3000人,整个编纂过程花费了整整四年时间。

《永乐大典》成书后,寂寞了百年。除了弘治和嘉靖两位皇帝真正翻阅过外,明朝历代的皇帝似乎都不喜欢翻阅厚重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正本被束之高阁、深锁禁宫百年。

据史书记载,嘉靖帝非常喜爱《永乐大典》,常置其于案头“按韵索览”,嘉靖四十一年,嘉靖帝下令重录副本。最终,副本完成了,正本也从人间蒸发,不知所踪。正本去哪儿了?是陪葬嘉靖帝、毁于火灾,还是秘藏于皇史宬夹墙,多年来,众说纷纭,历史留下了悬案。

“明珠还于合浦” 9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将首次展出-LMLPHP

图说:《永乐大典》副本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的康熙年间,《永乐大典》副本一直存放于皇史宬,雍正时又移存翰林院。到乾隆五十九年大典只剩9800多册。大规模流失即从咸丰十年开始,官吏们知法犯法,监守自盗。《永乐大典》被官员们偷出宫后,有的被洋人高价收购,这加剧了它的流散,到光绪元年只剩5000多册,20年后再清点,竟然只有800册。

9册副本首次展出

《永乐大典》经历了600多年聚散流变、悲欢离合后,慢慢相聚。展览特设单元展示《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以图表加重点事件描述的形式,细致全面地整理了《永乐大典》通过政府拨交、海外送还、藏家捐赠、员工采访等多种途径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回顾了抗战时期《永乐大典》等古籍善本南迁、运美往事,梳理海外《永乐大典》的回归历程,帮助观众了解其在旧中国飘摇多舛的命运,以及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社会各界人士为将其传承后世所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据国家图书馆展览部副主任顾恒介绍,展览的一大亮点是有9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为近年来首次展出,即“人”字册,“陈”字册,“农”字册,“易”字册,“颂、溶、蓉、庸”字册,“郎”字册,2件“水”字册,“士”字册。有多册是海外回归的代表性《永乐大典》,如1938年王重民自英国为北平图书馆购入的“农”字册,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送还中国的“颂、溶、蓉、庸”字册,1955年德国政府送还中国的“士”字册等。

“明珠还于合浦” 9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将首次展出-LMLPHP

图说:《永乐大典》嘉靖副本“颂、溶、蓉、庸”字册

此外,还有1950年顾子刚捐赠的“易”字册,1951年徐伯郊捐赠的“郎”字册,1951年商务印书馆捐赠的“水”字册,1958年北京大学捐赠的“水”字册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华典籍的重视、爱护之心,这些慷慨无私的捐赠如涓涓细流汇入国家图书馆,也让珍贵古籍惠及更多社会公众。

“高科技”感受国宝魅力

专业观众看古籍中的门道,普通观众也可以通过展厅里的“高科技”,在游戏中认识《永乐大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者看到,在展厅入口处设有沉浸式环幕体验区,创造虚实结合、层次分明的沉浸式体验。“名家带你临大典”触屏游戏和永乐版式透明屏互动游戏,能让观众体验台阁体书法,学习古籍版式知识。笔墨纸砚互动游戏和《永乐大典》知识互动游戏则是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永乐大典》的纸张之良和用墨之精,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医养生、书法、动植物等知识。

此外,展厅触摸屏提供《永乐大典》回归图表和《永乐大典》数据库供观众查阅。《永乐大典》数据库利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高清仿真影印的成果,首次集中发布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多家收藏机构所藏《永乐大典》的高清彩色图像,辅以图文对照、版式还原、全文数字检索等功能。

顾恒介绍,为了配合展览,国家典籍博物馆还策划了4种研学课程及1个主题活动,内容涉及《永乐大典》的编修始末、内容体例、史实故事、回归辑佚等,借助永乐抄经、图画鉴赏、版式制作、诗文吟诵等互动体验,用多种形式展开《永乐大典》这幅历史画卷,让观众多层次、多角度地感受中华典籍与文明的厚重。(驻京记者 潘子璇)

05-26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