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制定印发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夜市经济科学有序的发展。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拉动消费促进就业的需求尤为迫切,这正是“意见”出台的大背景之一。

上海并不是一座缺少夜市文化的城市,但遗憾的是,近年来夜市文化渐渐式微,究其原因,还是秩序与繁荣之间的平衡尺度很难把握。

说起上海的著名夜市,脑海中首先出现的,还是当年曾经空前繁荣的彭浦夜市。这一夜市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自发形成的露天夜市。还记得当时只是偶尔路过,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整条临汾路上人山人海,毫不逊色南京路,数百个摊位争奇斗艳,随时都能偶遇各种惊喜,逛彭浦夜市的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用流连忘返形容毫不为过。

但繁荣过头了,问题也就出现了,最大的问题是占道,整条临汾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公交车线路都被迫改道。摊位太多鱼龙混杂,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加上垃圾、噪声影响环境,最后在争议声中,彭浦夜市黯然退场,成为了上海夜市历史上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案例。

多年后,彭浦夜市也曾悄悄在附近的一个商圈内“复活”,“彭浦第一炸”“贾不假臭豆腐”这些夜市知名品牌也以正规商家的身份入驻,我也曾经兴冲冲地赶去捧场,但离开了马路摊位的新彭浦夜市,总感觉有些不对劲,而最终也的确难以重现当年摩肩接踵的盛况。

夜市能否归来?这一愿望要实现并不容易。这的确是一门“技术活”,就像在路边看到一朵极美的野花,想要带回家把它变成盆景,往往却事与愿违,再不复野蛮生长时的魅力。

如今不光在上海,各地政府都在积极主导复兴夜市,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不多。最大的问题在于政府部门概念中的夜市,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夜市似乎不太对位。曾在上海中心区域逛过一个备受期待的夜市,但感受不佳,很多市民都说:“太正规了,少了点烟火气。”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如果不能克服这样的死循环,夜市复兴之路就不会顺利。培育夜市,极其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治理能力,就如同一个花匠,能把“野花”驯化成“家花”,在秩序与繁荣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李一能/文

06-01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