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今年,我们本身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现在又叠加疫情防控挑战,可以说政府“过紧日子”是势在必行。各级政府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将“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用政府“紧日子”换来百姓“好日子”。
将“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过紧日子首先就要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过紧日子”的思想融入日常工作中。要认识到过紧日子是转变作风的必然要求。过紧日子不仅是花钱方式的改变,更是工作作风、执政理念的转变,当“走排场”“高消费”“面子工程”等问题被解决时,必然会带动党风政风的不断优化;要认识到过紧日子是应对当前面临挑战的现实需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保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要缓解这一矛盾,政府必须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要认识到过紧日子不是紧民生,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正所谓“足国之道,节用裕民”,政府要过紧日子,但该办的事情还要办好,要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用有限的财力和资源解决老百姓最关切的事。
将“过紧日子”思想外化于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坚决把该压的压下来,该减的减下去,让日子真正“紧”起来。要念好“严”字诀,对过紧日子的各项要求,要严格落实到位,要动真格,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要坚决压减,要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差旅、咨询培训、论坛展会等经费。要念好“率”字诀,上级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转变,对自己苛刻一点,发挥带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不断改变。要念好“民”字诀,对百姓大方一点,把过紧日子省下来的钱,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社会民生领域,用在百姓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努力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让百姓、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将“过紧日子”思想固化于制。“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过紧日子”思想必须通过严密而有效的制度安排固化下来。要将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以制度引领作风转变;要健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以制度管好预算,严防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等现象发生;要建立健全监管、风险防控等机制,在政府预算的审议、批准与执行的监督方面要发挥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党员群众等多维监督作用,让监督贯穿“管家治家”全过程;要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铺张浪费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当前,各级政府一定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执守简朴、力戒浮华,把每一笔钱都用在紧要处、刀刃上,花出最大的效果,努力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