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透水砖、车道井盖、城市家具 沪街道立体空间布局形成全要素技术标准-LMLPHP

资料图:架空线入地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讯(记者 杨玉红)今年,上海将聚焦重点区域和重要道路,继续推进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今天上午,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上海市已经完成了12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拔除各类立杆14000余根,平均减杆率达到60%,整治区域城市面貌获得了显著的改善。

今年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的第三年,上海将对三年的工作开展总结和评估,研究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的长效推进模式,建立杆箱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强化线、杆、箱的日常管理。

街道立体空间是一套系统性的布局,地下有各类的管线,地面有工井、标线、道板、树穴、盲道等,地上有杆子、箱子、护栏、架空线、标志标牌、摄像头等。2019年,市住建委考虑结合架空线工程在地下、地面、地上不太明显但又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要素,通过半年的时间研究市民日常出行和生活中的痛点问题,形成了全要素技术标准,对各类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些市民发现人行道上铺设的小块的同质砖经常坏,而且下雨天容易积水,脚一踩藏在里面的水就会溅起来。上海市住建委通过技术研究和实例分析,根据不同人行道宽度选择使用400毫米*400毫米或500毫米*500毫米的混凝土透水砖,下雨天不积水、不溅水;人行道上的井特别多,铸铁的、不锈钢的、塑料的、方的、圆的各种样子的都有,像是一个个“补丁”,不但影响景观,还会阻隔盲道,影响盲人通行。对此,市住建委要求人行道上用隐形井盖,井盖是一个不锈钢的暗框,框上面的铺装和人行道板保持一致。

开车的人经常觉得车道上的井盖特别多、而且轮胎压上去咯噔咯噔的。对此,市住建委要求车行道上的检查井,设在车道中间,全部采用防沉降井盖,确保井盖一直与道路铺装保持水平。夜间,尤其是下雨天车道上的标线、划线看不清楚,跑着跑着就压实线了或者等红绿灯找不到停车线,市住建委要求标线、划线用双组份的涂料,相比于传统的冷漆和热熔的涂料,在反光性和耐磨性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机动车道采用改性沥青铺设,比普通沥青色泽更黑。

上海市住建委还要求在架空线入地、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城市家具更新。对一些丧失功能的设施以拆为主,比如书报亭、阅览亭、电话亭等;对保留的城市家具要专业化设计,丰富功能的同时还要与周边建筑风格、景观绿化保持一致,比如有些箱子结合绿化做成像雕塑一样。

06-11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