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澳大利亚国内民粹主义势力进一步抬头,一些保守派政客和学者纷纷呼吁澳政府推动所谓“贸易与投资多元化”,避免对中国市场过度依赖。而随着中澳关系近期降温,以及美国加速对华遏制,个别澳右翼政客和学者更是不顾当前中澳经济高度互补和密切联系的事实,强烈呼吁澳政府随美起舞,推动澳经济与中国脱钩。然而,大多数澳国内知名学者都认为,澳经济与中国脱钩不现实或对澳自身没好处,更有知名学者在澳主流媒体上撰文称,与中国经济脱钩将是一场灾难。
个别反华智库及政客鼓动澳中经济脱钩
据澳大利亚当地媒体报道,今年4月,受美国军火商高额赞助、时常诋毁抹黑中国的澳大利亚右翼智库战略政策研究所开始频繁鼓吹澳大利亚和中国经济脱钩。该所国防和战略主任迈克尔·肖布里奇表示,“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已经给我们其他人造成了不可接受的风险……我们应当减少澳大利亚对该国经济活动的依赖。”5月2日,该所执行所长、前国防部高官彼得·詹宁斯声称,“一种观点正在强化,即与中国的贸易过于紧密是危险的,必须采取措施弱化这种关系”。5月,澳大利亚联邦参议员费拉万蒂·威尔斯直接呼吁澳大利亚“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
与此同时,美国也有人鼓吹澳大利亚与中国脱钩。今年4月,美国副国务卿葆拉·多布里扬斯基撰文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伙伴国应该“建立一个不依赖中国的国际经济秩序”,在这个秩序中,贸易关系“更好地……与安全保持一致”。
澳媒体:与中国经济脱钩将是一场灾难
但与少数政客不顾事实的言论相反,澳大利亚国内诸多研究机构、专家等均认为,与中国经济脱钩只会伤及澳自身经济,并将为澳经济带来灾难。
东亚论坛主编、澳国立大学亚洲经济研究局主任希罗·阿姆斯特朗日前分别在东亚论坛网站及《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发表文章指出,澳大利亚从经济上远离中国将是一场灾难。
阿姆斯特朗在文章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卫生和经济危机是自1929年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从未有过的经历。当今世界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全球化来渡过危机。在一些国家从公共卫生危机中恢复并重振经济之际,试图阻止与中国的接触将造成更大的代价。现在,很多国家的预算修复和就业都岌岌可危。除非遭遇第二波致命的疫情传染,中国可能是世界首批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的国家,也能推动世界其他国家的尽早恢复。
文章认为,作为一个市场或供应商,中国经济是无可替代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的体量更小,也较贫穷,而且未来数十年来都将如此。如果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和中国保持距离或自我封闭,都将加重澳经济危机,推迟澳经济复苏。
澳智库学者:发展经贸联系符合澳中共同利益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就认为,与中国经济“脱钩”对澳大利亚没好处。报告援引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的数据表示,过去10年中,澳大利亚出口总值每年净增1800亿澳元(1澳元约合0.65美元),其中约60%都来自于对华贸易。
报告认为,如果硬要在贸易上远离中国,“只会减少澳大利亚人的收入和工作机会”。报告作者之一、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罗震博士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质疑澳大利亚经济对中国过度依赖的声音抬头,这些声音主张澳经济应与中国经济脱钩,但这种观点并不明智,“基于数据和事实,对华经济往来有利于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罗震表示,澳中经济互补性强,为双方经贸往来带来强劲动力。他说,持续向前发展的经贸联系符合澳中共同利益,双方应找到更多可以开展合作的新领域。例如,包括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久前正式向世贸组织提交通知,提出共同建立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维护世贸争端解决机制在上诉机构停摆期间的运转。
悉尼大学中国商业与管理学教授杭智科日前也表示,与中国经济脱钩对澳大利亚来说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中国和澳大利亚在经济上是相互依存的。”杭智科认为,澳大利亚政府最近呼吁恢复澳大利亚制造业和工业能力的举措有益于澳经济,但这不会大范围辐射所有制造业,而仅会惠及澳有竞争力的领域,主要包括健康、食品、能源和基础设施等。澳大利亚即使转向发展更强大的制造业,也仍然需要与中国合作。
(本报堪培拉6月14日电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