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案件量不断攀升 普陀区检察院亮出守护清单-LMLPHP

图说:普陀区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普陀区检察院供图

      讯 (通讯员 姚彦静 记者 江跃中)从河道水质到餐桌安全,普陀区公益诉讼案件量不断攀升,内容涉及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19日,普陀区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介绍公益诉讼相关情况。近一年来,普陀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案件累计立案84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0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件,向行政机关制发28份诉前检察建议。生态环境领域案件量最大,占比69%;位居第二、第三的分别是食品安全领域和公共安全领域,分别占比15%和14%;其他领域案件合计2件。

从黑臭气味到流水淙淙

       普陀区检察院着眼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2件。普陀区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对辖区内河道环境巡查中,先后发现多条河道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居民投诉存在河道黑臭、垃圾漂浮、河岸杂草丛生,散落未清理的生活垃圾、水质监测数据为劣五类水体等问题。河道散发异味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环境造成影响,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公益诉讼办案组检察官多次实地走访、现场采取水样进行检测,并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河道及岸坡进行清理,科学制定管护工作计划,加大河道日常保洁和养护力度,实现长效管护。两年来,普陀区检察院对辖区内5条河道污染问题集中予以立案审查,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调研、集中整治,推动辖区内相关河道污染问题得以根本性的扭转。

      同时,办案组也非常重视群众提供的食安线索,多措并举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办理了7起农产品消费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包括规模化非法活禽交易、农药残留检测不到位、肉制品无检验检疫证明等问题。在某非法活禽交易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公益诉讼检察官经连续日夜守候,深夜蹲点成功获取辖区内疫情期间大规模非法活禽交易案件的关键证据。此后,通过紧急诉前磋商程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防止公益持续受到侵害。        

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

      4月8日凌晨,一条新闻引起了公益诉讼检察官的关注:“某大厦发生一起电动车电池室内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一周后,检察官又接到举报线索,反映该大厦内存在违法群租、楼道堆物等问题。

      公益诉讼办案组先后到该大厦查看现场,并询问物业、居委会工作人员,发现大厦为商业办公住宅。发生火灾事故的是其中一套商业用房,二房东承租用于转租给多人居住,共分割9间,住12人。除此处外,另有5套左右类似的非居住用房改为居住用房现象,且房屋用于多人居住。不仅如此,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有些楼层消防灭火器箱空置,有些灭火器不在箱内,楼道内还存在堆物现象,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多个消防违法行为已切实损害到大厦内居民的消防安全,特别是4月8日凌晨已造成实际危害,公共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针对房屋群租、违规充电、楼道堆物三大问题,办案组提出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接到检察建议后,不仅排查涉事楼宇的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对辖区内9栋商业办公住宅楼均进行了全面排查。

      普陀区检察院一贯坚持“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理念,安排专人关注、筛查舆论热点及市检院下发的线索,就发现的冷库爆燃、高楼火灾、妨碍疫情防控工作等重大舆情线索,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核实、取证固证,并以最快的速度向相关行政机关或个人进行告知或提出建议。

      普陀区检察院还注重规范取证,在上海检察系统中率先出台了《关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证据收集的若干规定(试行)》,有针对性地解决“如何收集证据”、“收集哪些证据”、“如何运用证据”的问题,从源头上规范调查取证工作的基本程序、方法和要求,打牢证据证明力的基础。以证据为支撑提高检察法律文书质量、服务法庭起诉工作,切实增强检察建议的刚性和说服力,提高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的原动力。

      未来,普陀区检察院将紧跟政策导向,因地制宜,从城市发展中拓宽公益诉讼范围。适应新增领域,探索开展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金融秩序维护、信息安全、反知识产权垄断、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新领域公益诉讼工作。

06-21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