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细雨中,五辆白橙相间的滴滴自动驾驶车辆排起车队,自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出发,缓缓驶入博园路。今天上午,滴滴自动驾驶在嘉定率先落地,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进入规模化阶段,“自动驾驶”技术迎来新的里程碑。

“自动驾驶”车载人上路,今起开放报名体验!-LMLPHP

图说:白橙相间的滴滴自动驾驶车辆。记者 徐程 摄

从外形来看,自动驾驶车辆与普通车辆最大的不同就是车顶有“小山包”一样的隆起,原来,这是摄像头用来感知周围路况。“小山包”上方,还有一个“小风扇”不断旋转,这是激光雷达,相当于车辆的“眼睛”,可以看清障碍物与路况,将信息传输给车内“大脑”做出决策。

“自动驾驶”车载人上路,今起开放报名体验!-LMLPHP

图说:滴滴自动驾驶车辆。记者 徐程 摄

大雨没有影响滴滴自动驾驶车辆的“发挥”。行驶、转弯都很平稳,遇红灯及时减速慢行,还能提前避让行人……它表现得像一位“老司机”。两名安全员坐在前排,一旦有突发情况,将随时接管车辆。前排座椅背后各有一块屏幕,实时显示行人、车辆等周边路况,让后排乘客更安心。此外,滴滴还设立了安全护航中心,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状况,在必要时进行远程协助。

“自动驾驶”车载人上路,今起开放报名体验!-LMLPHP

图说:前排座椅背后的屏幕上实时显示行人、车辆等周边路况。记者 徐程 摄

那么,普通市民可以预约体验吗?答案是OK!今天,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滴滴App上开放服务。用户在滴滴App上报名并通过审核后,可预约体验滴滴自动驾驶,乘客可经过办公区、地铁站、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等。

目前,根据交通法规等规定,自动驾驶车辆需保证行驶安全,在固定站点上下车。据滴滴自动驾驶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前报名且通过了审批的用户,如果出行路线起终点都在自动驾驶运行范围内,就可以选择呼叫附近空闲自动驾驶车。

>> “自动驾驶”技术如何练就?

去年9月,上海颁发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牌照,滴滴是首个正式启用的项目。这样的“驾驶技术”是如何练就的呢?原来,智能网联汽车已经经历了4年多从“小路考”到“大路考”的千锤百炼。

2016年6月,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正式运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和智慧交通示范。在这里,智能网联汽车上过陡坡、驶过隧道,感受过砖石、土路和草地等不同路况,也经受过雨雪、高温、大风等考验,并在不同场景下“练习”与红绿灯、路侧智能通讯设备等的实时通信。4年来,测试区已累计为近百家国内外企业提供超过1300天次、10000小时测试服务。

2018年3月1日,上海发放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让“小路考”的优异者驶出封闭测试区,来到车来车往的开放道路接受“大路考”。截至目前,嘉定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开放道路已达到53.6公里,覆盖面积65平方公里,涉及不同类型与等级道路,测试场景达到1580个,并将智能网联汽车的活动范围延伸至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住宅区等生活中的各个场景。

此外,测试区内还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已积累2000例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完成二十余类场景提取。

在滴滴成功“试水”的同时,同行们也正在蓄势待发。目前,上海共有包括上汽、宝马在内的20家车企获得了78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嘉定区域内已经集聚了9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

06-27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