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通讯员 王晓丹 记者 江跃中)明知无能力办理摩托车转机动车牌照,还以“疏通关系插队快速办理”为由,骗取被害人数万元,一人瞒不过,两人齐上阵,还预谋让第三人来顶包。这奇幻的情节在普陀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中一一上演。近日,被告人张某某、汪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普陀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上牌“找门路” 实则“入骗局”

2019年12月上旬,被害人高先生买了一辆小轿车,他迫不及待地要给小轿车上牌,于是就联系了朋友介绍的张某某,询问可不可以帮忙搞定沪牌机动车牌照。虽然被告人张某某没有这个能力,但还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他承诺高先生,可以帮他买一张沪牌摩托车牌照,然后依据相关政策转成沪牌机动车牌照,让他的新车上牌。高先生作为回报要支付10万元转让费。

就这样,一场“交易”开始了,这时的高先生还沉浸在小轿车即将上牌的喜悦之中,殊不知,张某某心里的小算盘正算计着呢。

一转眼,10天过去了,高先生依据约定转了2万元定金,拿到钱的张某某乐开了花,想着还是要做点什么事应付过去。于是张某某打开了竞速摩托论坛,他看到在论坛上竟然真的有正在出售的沪A摩托牌照,这样一来,他骗高先生就更有底了。随即,张某某拨通了高先生的电话,谎称有朋友正在卖一张沪A *****的摩托车牌照,让高先生把剩余的钱款打过来。于是,高先生又打给张某某6万元,两次共计人民币8万元。张某某心里清楚,这8万元肯定是买不下来这张摩托车牌照的,因为摩托车牌照市价大约在30万元左右,但一直无业的他对金钱异常的渴望,怎么能让到手的鸭子飞了呢,所以还是照收不误。过了2天,张某某再一次登录论坛的时候,发现那张车牌已经下架,害怕圆不过来谎,张某某有点心慌,此时他突然心生一计,觉得此事还有拖延回旋的余地,于是,汪某某作为他第二步计划的关键人物出场了。

二人齐上阵 双簧打配合

       今年1月上旬,张某某召集好友汪某某在自己家中商讨此事,唆使汪某某冒充牌照转让中介人员,向高先生谎称可以在1月下旬办理完手续。两人还预谋,万一东窗事发,找第三人给两人顶包,逃脱罪名。汪某某觉得有利可图,在1月17日,他电话告知高先生还需3万元作为疏通关系加急费。没想到上牌照心切的高先生想尽快办理完,又在此基础上多加了3000元,共计3.3万元一并给了汪某某。其实,在汪某某索要3万余元加急费时,高先生有些犹豫,也微信询问了张某某,张某某直到第二天才回复,他声称自己在国外,并安抚高先生,说这笔钱可以帮助他更快地办理车牌。

他们谎称可以“摩转汽”,合伙作案还想找人顶包-LMLPHP

图说:被告人汪某某骗取3万余元后写的收据。普陀区检察院供图

      1月20日,越发感觉到不对劲的高先生终于得知上述牌照在10年前已被注销,气急败坏的他让张某某、汪某某退款,这时二人便谎称自己也是受害者,被黄牛所骗,但迫于压力,被告人张某某还是退还了8万元,而汪某某拒不退还3万余元,高先生无奈,遂报警。

两名被告人到案后均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经审查,被告人张某某谎称其手中有一块沪A*****的摩托车牌照,可以进行摩转汽过户,其在明知无法进行过户且未持有上述牌照的情况下,仍向被害人高先生骗取人民币8万元。为掩盖其诈骗事实,遂找来汪某某冒充牌照转让中介人员,被告人汪某某以“疏通关系插队快速办理”为由骗取人民币3万余元。他们口中所谓的“黄牛”实际上是二人找来顶包逃脱罪责的,据汪某某声称,张某某向“黄牛”承诺,如其能承认诈骗事实,他将支付一定的报酬。没想到事情败露,“黄牛”出场前,二人就双双入狱。

普陀区检察院检察官认为:张某某、汪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经检察官教育,二人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并同意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终经该院提起公诉,张某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汪某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机动车上牌手续一定要选择正规途径办理。所谓的有门路,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办理好上牌手续的,都是诈骗分子的手段,请广大市民一定要按规定合理合法参与牌照拍卖流程。本案中,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十分拙劣,而高先生正是受急切心情的影响,未加鉴别、盲目轻信,最终陷入陷阱。

 

07-01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