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确诊为先天性疾病后,父母通常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愧疚、焦虑、愤怒、否定、排斥。这些心理反应很正常,可同时也会对家庭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些情绪呢?
时刻牢记接纳和平常心
首先,学会接纳。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恢复。医学发展至今,经过医生的治疗后,孩子的疾病或多或少会有改善。千万不要因为家长的不接纳、不愿面对,忽略了孩子需要重视的种种问题,错过身体和心理成长的最佳时期。
其次,保持平常心。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灌输孩子“不服输”的观点,告诉孩子外表或者身体有缺陷,就应该在其他能力上比别人优秀。这是过犹不及的,一方面容易对孩子造成压力,另一方面潜移默化中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才要加倍努力。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应该完全以对待正常孩子的标准,不过分施压,也不过分呵护。
孩子的自信源于家庭
先天性疾病患儿更容易出现自卑、敏感、敌对、抑郁、社交障碍等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身上。孩子将来如何走入社会、面对他人,取决于家庭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信。孩子的痛苦和自卑,往往不是来源于自己,是家长给孩子的错觉;也与别人的目光无关,和父母怎么看待他们有关。如果父母能够坦然接受这个小缺陷,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心理支持,孩子面对外界的时候也会更勇敢自信。
当孩子有来自家庭足够的保障和自信的时候,自然而然在外也会有相应的信心。内心富足、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应对外界的时候会更如鱼得水。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中国家长比较喜欢“打压式教育”——孩子做得多好,永远都能找到他们的不足。家长不应该只盯着孩子的小缺陷不放,每位孩子都有很多优点,有的表达能力好,有的贴心温暖,有的勇敢,有的聪明,有一些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丢失的闪光点,在孩子身上都能得以很好地体现。
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有一种错觉,“我只有优秀,只有完美,爸爸妈妈才会爱我”。这样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会不停地追求完美,因为在一开始他内心就有一个设定“爱是需要我更优秀换来的”。孩子只有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时候,他对外界的评价、对自己的评价才会更公正。
家长要学会和虚荣心作斗争。放下虚荣心,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多美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父母的爱是他们心灵的土壤,日后他们开出什么样的花朵,都有赖于土壤有多肥沃。
爱是没有前提的,是无条件的。温暖的怀抱和无条件的接纳与爱护,是支撑孩子勇敢、乐观立足于人世间的最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