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建:除了结果,我还看重示范区总规草案背后的协商过程 建议将好经验尽快固化-LMLPHP

今天上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示。草案有哪些亮点?未来实施又要注意哪些问题?记者连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诸大建对此进行解读。

在他看来,草案突出生态绿色特征,聚力“高质量”,聚焦“一体化”;草案正式公示说明两省一市的“三级八方”在协商中充分体现“利益共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除了结果,还需重视草案背后的出台过程,协商过程中的好经验应尽快固化。

高质量

生态文化双引擎,走“好风景引来新经济”的“创新”路子

“示范区建设的四条底线中,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线与生态有关。”示范区有着湖荡水网密布的本底特征,当前的河湖水面率达20.3%,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湖荡有76个。诸大建认为,这样的生态环境基础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但示范区并不“满足”,着力扩大蓝绿空间,凸显湖荡纵横、河网交织、林田共生的自然山水格局。

草案中,为保活水畅流,示范区将继续给河湖以空间,河湖水面率的目标是22%;未来示范区的蓝绿空间比要达到68%左右,而先行启动区的蓝绿空间比要达到75%左右,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此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耕地保有量不少于90万亩,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2%等生态指标的提出,都显示出示范区将“生态绿色”这个底色进一步突出的决心。

而第四条底线,文化保护控制线。更是充分考虑到示范区的基因——江南水乡空间和人文特质的集中承载区,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16片省级以上历史风貌保护区。“这是江南水乡文化的种子地区,抓住文化这个引擎,就会为争取高端人才多加一块筹码。”诸大建的观点是,示范区的发展依托生态环境和江南文化两大基础,由生态和文化双引擎驱动。

驱动什么?正是区域一体的产业创新链,“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

“示范区要走一条‘新路子’。”诸大建将传统的区域发展模式描述为PFB(people follow business),即生产优先,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先把企业引入工业园区,然后人进来,后续再补上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这样的产业链往往相对低端,对土地也无法高效利用。示范区的发展模式类似BFP(business follow people),即人才优先,招“商业”变成了招“高智商”。如何引入高端人才?宜居环境、优秀文化吸引着他们主动涌入江南水乡这块宝地。未来,将态、文化优势将转化为经济优势,这里不会是连片的工业园区,而是形成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未来,或许从空中俯瞰更容易感受到示范区的与众不同。”诸大建一直反感于过去发展依赖增加建设用地的画面——大造水泥空间后,“零星的绿色夹在黑灰色之中”,而示范区严控建设用地占比,小集中,大分散,发展图景变成“一颗颗透亮的珍珠在绿色底板中闪闪发光”。

一体化

跨边界的“断头路”全打通 利益共享找到示范区“公约数”

一体化,在发展和制度两个维度,于草案中留下印记。

“一体化,最直白的表述就是,所有跨边界的‘断头路’全部打通。”诸大建所说的“断头路”,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交通的“断头路”,而是广义的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断头路”。

为了打通这些“断头路”,草案专门提出跨界治理新机制,聚焦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共建共享。

他认为,将规划协调区纳入示范区总规,便体现了一体化的格局。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涉及生态、安全等底线型内容和交通、公共服务等协同性要素时,没有协调区,很多工作就如同“缺了一块”。

“在规划协同之时,强调操作性的草案充分考虑了后期的实施协同。以生态为例,统一示范区环保排放标准的提出,为规划落地提供了充分的便利。”诸大建说。

草案提出,示范区在治理方式上,强调共建共享、共担共赢。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和制度约束,建立标准理念统一、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执法一体、协商保障有力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而诸大建最看重的,还是草案公示背后的努力过程。示范区内部虽然在许多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但发展现状还有一定的差异。面对差异,若是采用过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机制,即便规划已经出台,还是会有人心生委屈,很难在后续实施时形成合力;而此次草案规划时就强调协同,两省一市政府“平行协商”,“三级八方”共同组建工作专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这种“平行”乃至“自下而上”的体制安排探索成功不成功,有没有复制的经验,其实全国都在关注,“这是一种横向的磨合,没有纵向的那种压力,也没有人提出‘吃最大块’,各方利益共享,最终找到了‘就高不就低’等示范区公约数”。

诸大建则希望,尽早把协商过程中的一些好经验固化下来,形成模板。今后,有了相对成熟的机制,遇到跨边界问题,不用再重新来过。

06-18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