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当我回望2020年的这个春天时,必定会激动不已,必定会记得我和同事们与新冠病毒进行斗争的日日夜夜。

十日谈 | 奔驰在抗“疫”路上-LMLPHP

1月21日晚上,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接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转诊任务,我们与新冠病毒的战斗就此打响!

负压车是经过特殊改装的急救车,专门用于将新冠确诊病人由各家医院转送至位于金山区的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由于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存在一定暴露风险,加之执行72小时工作制,施行全封闭管理,所以负压车组是一个充满心理与体力挑战的岗位。

1月24日,得知急救中心将要组建第二支负压车组后,我第一时间报名请战。我是一名经历过SARS的急救“老兵”,共产党员,大疫当前,义不容辞。

1月27日,我正式入组。很快,转送任务接踵而来。有时一切准备妥当,却接到稍事等候的指令,这一等可能就要一两个小时,为了节约装备,大家都舍不得脱防护服,待到出发时,早已汗湿一片。而完成一趟转送任务至少需要4至5小时,口渴!上车前不敢喝水;胸闷!N95口罩让人呼吸不畅;头痛!口罩、护目镜、面屏如同金箍一般箍在头上。特别是行车途中,为了减轻护目镜起雾造成的视线不清,只能开着车窗,任凭凛冽的寒风对着头吹,于是头是冰凉的,身体是湿热的,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冰火两重天!

结束任务后,看着彼此被N95口罩压出深深痕迹的脸,防护服下被汗水湿透的衣物……大家相视一笑,没有豪言壮语,却是攥紧拳头、默默咬牙,告诉自己“坚持,我们一定会胜利”。然后,整理好装备,等待下一次出发!

3月起,我开始从事日常防病工作,主要执行新冠疑似病人、密接人员、集中观察者的转送任务。浦东国际机场是外防输入的主战场。我们都知道,防病车多接走一名乘客,机场就少一分压力,上海就多一分安全。为了缩短防病车洗消后的等待时间,大家宁愿忍受消毒液刺鼻气味的侵蚀也坚持在喷洒消毒后即刻返程;为了加快周转速度,大家尽量压缩休息时间,饿了,啃一口面包;累了,喝一口饮料;困了,打一会儿盹;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快将机场的病人清零。

为了守好上海的东大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

4月6日,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顺利返沪。第二天傍晚我又接到新的任务——为市一医疗队的隔离休整做连续14天的医疗保障。

稍作准备后,我和驾驶员闵林枢师傅赶到了保障点,连夜与浦南医院保障团队对接工作方案、调试急救设备、熟悉道路环境、勘察从驻地到定点医院的最优路线……做好这一切时已是半夜。4月20日,医疗队结束休整,5辆大巴满载队员们回家了。我们的保障车跟在车队后面,想起为抗疫做的点点滴滴,只觉得春风拂面,原来窗外早已是人间四月天!

现在,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果,我已回归正常急救工作。3个多月的抗“疫”经历,有饥渴交加的苦、有瘫软如泥的累,但更多的是被人点赞的甜和完成任务的乐。一辆辆救护车就是一座座堡垒;一位位急救人就是一个个战士;一名名党员就是一面面旗帜。为人民筑起“生命防线”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一路前行,壮心不已。

07-07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