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解放那几年,小镇的市面非常繁荣,父亲抗战时牺牲了,一解放,妈妈用政府给的烈属抚恤金,在巷口的自家门面房摆了个百货摊,用来维持孤儿寡母的生活。

妈妈的百货摊-LMLPHP

说是百货,也就一二十种生活用品,毛巾内衣内裤围巾手套套鞋袜子肥皂牙膏牙刷梳子镜子头发油胭脂粉雪花膏等针头线脑的,有时也卖些香烟火柴之类。那时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还有叫洋蜡烛的,货色都是从镇上的批发商那里批来的,上海货是紧俏商品,雅霜,百雀羚,美丽牌香烟,固本肥皂等都是畅销货,进货渠道少,进货数量也少,而且价钱又贵,买的人也就是镇上一些有钱的人家,四乡八邻的农民很少买这些上档次的上海货,于是得想点办法,如何把生意做活呢?

妈妈年轻,会动脑筋,又肯吃苦,那几年,我上小学,帮不了忙。每天晚上,不知道她在鼓捣什么,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瓷缸的雪花膏就摆上了。又白又香又不腻,一天上学前,妈妈弄点涂在我脸上,我说我是男孩,不能香喷喷的,后来,她就不弄了。这雪花膏的生意特别好,礼拜天,我帮她收钱。很多顾客自带一个小瓶,有些就是雅霜的瓶,只见妈妈在瓷缸里一小勺一小勺挖,然后刮进小瓶,再用小秤称,往往小瓶装得满满的,顾客高兴地走了,回去好冒充上海货了,又实惠又有面子。大多数的情况是妈妈自备小瓶子的。那些村庄上的农家妇女是主要客源。记得我收的钱是铜钞,即铜板,背面雕的是龙,还有铜钱,小的,当中有方孔。下午放学回来,在钱罐子里抓一把,去隔壁茶食店买油金枣吃。妈妈看着,笑着。

为了进更多的上海货,妈妈有时带我去南通,那时还没有长途汽车,只能走水路。我的家乡是黄海边的一个县城,镇不大,东西并排的两条青石街,砖桥口是镇中心,桥下有小船,镇离南通有一百里路,下午上了门板后,妈妈带着我上船,船老大夫妇俩一个撑船,一个摇橹。摇啊摇的我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常常醒一会儿,听见哗哗水声,一两声鸟声,又睡着了。幸亏南通有亲戚,货早准备好了。很快再上船赶回来。长大后才知道,这叫跑单帮,是很辛苦的。

但是,辛劳的付出还是值得的,那几年,妈妈忙忙碌碌,心情不错,常常吃好晚饭带我去人民剧场看戏,京戏、锡剧、淮剧,都看。南通越剧团的筱白玉玲来了,每晚必看。有一次上海电影剧团来演话剧《钦差大臣》,一定要我去看,说韩兰根(著名瘦子演员,常与胖子殷秀芹搭档)演钦差大臣,头发会一根一根竖起来,耳朵会抖动。由于好奇,去看了,果然如此。或许是特异功能,至今还有印象。

有人会说,既然有店面,为什么还叫百货摊。那是因为,没有柜台,早上卸了门板,就把门板搁在两端的长条凳上,板上再放货品。但是妈妈还是取了个店名“孙仁记”,想必她认为这就是店。茅盾写的《林家铺子》,虽说是铺子,但店老板却很有名呢。

07-12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