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会雅玩 | 泥器之涅槃-LMLPHP

现今之家庭,稍有点儿文化味的,就附庸风雅,在客厅里摆上个博古架,淘得几件瓷器,旧的也好,新的也罢,见客人来,就滔滔不绝地介绍。风雅总比庸俗的好,摆几件古瓷要比摆几件石膏像的好。豫西鲁山有几个人,其貌不扬,却令我刮目相看:吸的劣质烟,骑的破车子,兜里没闲钱,但谈论起陶瓷来,一套一套的,到家里一看,更让我大吃一惊:屋子里摆的尽是瓷器和瓷片。说这一件他是多少钱买来的,那一件他是多少钱淘来的,大堆的瓷片是从古瓷窑遗址上拣来的,都是捡了漏的。我说干脆卖给我一件吧,他们断然摇了摇头,说他们的魂都叫瓷钩了去了,这些个瓷到了他们手里便再也不忍心卖出去了。我说,你们给我介绍介绍瓷的品类吧,他们就说这瓷的器形多了去了,有碗罐瓶盏,有壶碟盆盘,有钵盒盅鼎,有匣盂筒枕等等,何止于百千种。又介绍每一器形上的不同图案,精雕细刻,手工描绘,各呈异彩,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每一样都是不重复的。说不重复那才算得是艺术,不然的话是工艺了。我听得似是而非,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他们怎么就迷上了瓷器,但自那以后,自己竟然也对陶瓷感兴趣起来。

先民从树上跳下来聚群居住,便想到了盘泥捏器储存食物。这泥捏的器物当然既要耐用也要好看,不妨就放到火窑里烧烧。不料,这些泥器竟在烈火中涅槃,窑门开启,被赋予上了神奇的文化密码。观其器形,抚其胎纹,我们会穿越历史,油然生出无边思古之幽情。

这器物装到窑炉里,用上好的柴木去烧炼,但窑工们实在想不出窑内到底是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心就一直提溜溜悬着。一天,两天;累了,困了,找人替换,不眠不休。急不可待了,打开来看,泥土成了陶器,有了质的改变。但窑里的温度是怎样的升腾着呢?窑工们想知道里边的状况,就又在窑口处留一个瞭望口,塞进去几块泥条,是谓火照,隔几个时晨取出来看看这泥条变化到什么程度。数着星星,三天,五天,持续不断地加薪烧火,又取出火照来看,一种特别的惊喜终于呈现。窑变效果出来了。打开再看烧出来的东西,那风格,有的朴实恬静,有的热烈奔放,那釉色,有的碧如蓝天,有的艳如彩云,层次想象不出来的丰富,真可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啊!

柴烧的陶瓷并非总是尽善尽美,掌握不好火候,一窑货指不定能不能烧出一件精品。但柴烧散发出的是一种浑厚古拙之美,也正是柴烧家们陶醉痴迷、苦苦追求的一种自然与人性的最高契合:木材燃烧,焰火蹿入窑内,留下了柴木温柔驻足的痕迹,这种驻足没有粉饰之气,唯有倾心真淳的滋润。它与之后的煤、气窑烧形成的高温有着天壤之别,让我们明白,这世间万物,只要能倾心真淳去滋润,都是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的。

陶瓷啊,经了几十道工序,是窑工们在泥土与柴火间寻找契合点,让泥土与柴火自然对话,亲切交流,共同舞蹈,血脉相融的结果。难怪陶瓷是有灵魂的,温润得养手,养眼,养心。

08-30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