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族史故事,恰当地挺进了历史的矿井,探寻了祖先们的人生与灵魂,从而有了让故事蓬勃生长的肌理,也有了文本弹性。相信曾剑是在作这样一种努力:将家族史的册页装订到民族史里。”——苏童

《向阳生长》:努力“将家族史的册页装订到民族史里”-LMLPHP

日前,由玖伍文化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一棵向阳生长的树——曾剑《向阳生长》新书发布会”在玖伍文化城(沈阳)活动直播间举办,著名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周建新,文学评论家、辽宁文学院院长韩春燕,作家、辽宁省作协理事安勇,以及《向阳生长》作者、新生代军旅作家曾剑做客直播间,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分享了《向阳生长》的阅读感受,并就小说里的真实与虚构、人物塑造和小说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长篇小说《向阳生长》以作家曾剑自己的家乡湖北红安为背景,讲述了在这片被革命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杨氏家族四代人从军卫国的故事。杨向阳的二爹十三岁跟着红军队伍走了,此后音信全无。二奶每天到后山坡盼着二爹,成为竹林湾一道风景。二爹成为杨家后人的精神导师,也成为作品的灵魂。二爹往后的三代人前赴后继,踏入军营。因杨向阳家弟兄多,杨向阳便被过继给聋二当儿子,并得到了聋二浓浓的父爱。在聋二的教导和影响下,杨向阳应召入伍,成为一名军官,以文学形式传递大别山的红色精神,书写出了动人的篇章。聋二去世后,杨向阳发现聋二身上因战争留下的伤痕,才知道养父的退伍军人身份,杨向阳回想起养父的教导,终于明白养父红色精神的来处。杨向阳感念养父的恩情,以亲生儿子的身份为他下葬,将养父埋葬在金色的油菜花田里……

《向阳生长》:努力“将家族史的册页装订到民族史里”-LMLPHP

书中插图

著名评论家邱华栋评价《向阳生长》是一部在乡村树荫下渴望阳光努力生长,并且终于在阳光下茁壮成才的少年之书。著名作家苏童也十分欣赏这部小说,他称赞:“曾剑的这部小说写得耐心、扎实、阳刚,其中人物描写尤其生动。这个家族史故事,恰当地挺进了历史的矿井,探寻了祖先们的人生与灵魂,从而有了让故事蓬勃生长的肌理,也有了文本弹性。相信曾剑是在作这样一种努力:将家族史的册页装订到民族史里。”

曾剑坦言,自己是一个写生活的人。他写长篇不列提纲,所有书写都是自发的。他十年前就想写这部作品,但他克制自己,不愿轻易动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终于不能自已。他思乡心切,要用文字,留住他内心深处那份美丽乡愁。

周建新认为,小说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尤其是聋二这个人物形象,这是一个表面卑微、隐忍,实则极为伟岸的退伍老兵,他对养子的爱无私、博大,不是父亲胜似父亲。

韩春燕也认为聋二是《向阳生长》里最光彩的人物,是典型化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对当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贡献。她认为,小说对人性复杂性的描写非常出色,主人公杨向阳对聋二那种复杂情感的细腻刻画,对父亲这个人物丰富性的呈现,以及对人性幽暗处的描写,纤毫毕现。另外,《向阳生长》在美学上也很成功,小说到处闪烁着像钻石一样光芒的句子,对大别山景色的描写,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对风俗的描写,诗意自然,非常具有美学韵味。

安勇高度评价《向阳生长》,他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红安地区的革命史或者作者本人的家族史,它还反映了百年农村的变迁史,百年乡村的民俗史,以及与主人公杨向阳具有相同经历的农村青年的成长史。

《向阳生长》:努力“将家族史的册页装订到民族史里”-LMLPHP

从左至右;韩春燕、邱华栋、曾剑、安勇

《向阳生长》的作者曾剑是湖北红安人,1990年3月入伍。现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的现当代文学创作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辽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鲁迅文学院第13届高研班及第28高研班(深造班)。在《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十月》《解放军文艺》等发表小说三百余万字,出版发表长篇小说《枪炮与玫瑰》《黑石铺》;小说集《冰排上的哨所》《穿军装的牧马人》《玉龙湖》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评奖一等奖等军内外多个文学奖项。

09-01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