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故宫文华殿举行的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中,明拓《晚香堂苏帖》里收的苏轼《献蚝帖》中有这样一句话:食之甚美,未始有也。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不仅带着仙气,更接地气的苏东坡。

新民快评|别把铺张当面子,丧失品鉴美食的意义-LMLPHP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对于许多人来说,了解苏轼,还是因为“东坡”而闻名的美食,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羹”等等。然而这么好吃的苏轼,其实非常珍惜盘中餐,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在此次特展中,有一件明代陈继儒《苏轼帖》手卷,其中的内容为,“东坡居士自今已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则三之,可损不可增。主人有召我者,先以此告之,若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展现出苏轼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上其实是节制的。他平时的日常饮食一杯酒、一盘肉就可以了,如果有尊贵的客人来了,就增加三倍,如果有人要请他赴宴,也要按照这个标准,除了养生的因素之外,也是修身养廉。

黄州时期,苏轼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他带领全家人开荒东坡,饮食上也是力行节俭。当时他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但“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于是,他摸索出“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的猪肉烹饪方法,这便是今天大家熟知的“东坡肉”精髓。

宋人罗大经在汇集了包括苏轼等许多宋代名臣节俭饮食的故事后指出,“大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是可以养德也。”厉行节约、文明用餐的新“食”尚,亦是一种节俭养德。

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对于今天我们理解践行节约的意义很有帮助。舌尖能丈量人生,味蕾上更可演绎万种风情。美食不是名贵食材的炫耀,即使是普普通通的食材,也可以成为人间美味。如果我们把丰盛当热情,把铺张当面子,不仅丧失了品鉴美食的意义,更是腐蚀社会风气。

方翔/文

09-08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