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锡娟:想起老师们,仿若仍在旧时-LMLPHP

坐在电脑前,手指还未触碰键盘,凌之浩老师和沙莉老师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一位儒雅英俊,一位美丽温婉,仿若仍在旧时,仿若还在排练之中、谈笑之间……

两位老师的事业和人品无不令人称道。他们是恩爱夫妻,且都是忠厚之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与世无争,在热闹繁华的电影圈内清白做人,认真演戏,使人敬重。凌老师曾在话剧舞台上和多部电影中扮演主角,我看他的最后一个电影是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沙莉老师主演的电影《丽人行》,我在入学电影学校后才得以观看,她和赵丹老师扮演夫妻,表演相映成辉。她是著名导演费穆先生发现和培养的新星,备受观众喜爱。他们夫妇曾合作主演过《结婚进行曲》等影片,是当年令人瞩目的银幕情侣。

1958年3月,还在读高二的我,独自去长江剧场观看了上影演员业余剧团演出的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这戏由凌老师主导,是他们在北京表演专修班向苏联专家学习的剧目。风华正茂的秦怡老师和沙莉老师互为AB角饰演薇欧拉和伯爵小姐,凌老师也出演了公爵一角。沙莉老师美艳绝伦,和秦怡老师相得益彰,参加演出还有张伐、卫禹平等大艺术家。星光熠熠的阵容和精彩的表演把观众都迷住了!

1959年我入学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那年正逢国庆十周年,上海影剧界以豪华阵容联合演出十多台经典话剧,观众们大饱眼福。凌老师在《大雷雨》中饰演男主角鲍里斯,作为他的学生,看到老师在舞台上的风采和出色的表演,别有一种喜悦和敬服。此后在校的三年中,跟随着凌之浩等老师学习技艺,受益匪浅。凌老师为人谦和,有修养,更有难得的好脾气,他总是慈父般耐心地带着我们排练,其实那时候他才36岁啊!

我们毕业公演的大戏《第十二夜》由凌老师主排,我在剧中演女管家玛丽亚。这是一个性格泼辣、聪明、大胆的女性,与托贝爵士、庵住爵士、总管家麻浮柳等有许多喜剧段子。记得有一场戏,玛丽亚要捉弄虚伪的麻浮柳,让托贝和庵住藏在花丛里,但蠢笨的庵住把头藏进花丛了,屁股却露在外面。凌老师要求玛丽亚一出场就要用脚对准庵住的屁股踹一脚。我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何曾做过这样的动作?一是很难为情,二是觉得特别可笑。所以每次排练都笑得停不下来,反复多少次都踹不成。凌老师竟完全没有生气,而是安抚我的情绪,扯开话题,耐心地等待我把这个难以克制的笑点跨过去。

他要求我们苦练形体、台词等基本功;他珍惜、呵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即兴火花;他带领我们触摸、掌握喜剧的表演节奏,逐步引导我们向人物靠近。我们的毕业公演获得各界欢迎和赞许,老师他功不可没。

我到广州工作以后,每次到上海探亲,都要去看望两位老师。人到中年的我,健康欠佳。有一次他们带我到“红房子”西餐厅用餐,点了很多美食,但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他们焦急地劝我多吃点,叮嘱我要保养好身体,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有一段时间,凌老师多次带沙莉老师到广州治病,每次都要拎好多中草药回沪,当时的疲惫和艰难可想而知。他俩年复一年,相依相扶,终于迎来了沙莉老师的健康。

他们的金婚纪念日,是在上海的同学帮着操办的。我赶去祝贺时,见小小的厅里,挂着他俩各个时期的照片,尤其那张漂亮的结婚照让人惊羡不已!凌老师又用他那秀美的毛笔字写了一张夫妻相处之道的帖子,我还把它摘抄在笔记本上呢!

晚年时,二老的身体差了好多,沙莉老师先走了,凌老师也渐渐不认识人。最后一次去见他,还喂他吃水果,可他已不知道我是谁了!

有一件事凌老师从来没有和我提起过,是同学告诉我的。上世纪90年代,凌老师知道我和道临老师常在一起参加北京等地的朗诵演出,就和道临老师说:“希望锡娟来上海演出。”我后来得知,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虽然他们晚年没能看到我在上海演出,但之后当我站在上海的舞台上时,分明感到了已故的凌之浩、沙莉、莫愁、路明等老师们的护佑,一如旧时。

09-08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