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供图
今天清晨,浦东一修车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死2伤的惨剧。
令人警醒的是,今年以来,本市已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381起,造成20人死亡。其中8月至今,连续发生三起较大亡人火灾事故,累计造成12人死亡,均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故障引发。
今天,市政府召开“迎进博 保平安”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综合治理工作部署会。从今天起到11月底,全市将开展为期2个月的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综合治理行动,针对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事故暴露的“非法改装销售蓄电池已形成灰色产业链”等三大源头隐患,将推出细化措施从严整治。
381起电动自行车火灾致20人死亡
目前,上海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1000万辆,实际使用量约800万辆,主要用于市民日常代步和外卖快递骑手出行。
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因其本质安全不过关、违规改装改造、停放充电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强等多重因素,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呈多发频发趋势,火灾致死率高,已成为本市最主要的火灾风险之一。
据统计,今年以来,本市已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381起,造成20人死亡,火灾起数已超2017年至2019年3年总和(302起),亡人数也超过前3年的总和(17人),且造成了16人受伤,分别占全市火灾总数的12.87%,亡人总数的41.7%,伤人总数的40%,火灾起数、亡人数均呈现密集爆发态势。今年8月以来,本市更是连续发生三起较大亡人火灾事故,累计造成12人死亡,均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故障引发。
8月7日23时25分,静安区永兴路928弄中海万锦城某号909室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起火建筑是集商业、办公、住宅于一体的“类住宅”综合楼。经调查,起火原因系1名死者将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带至该单元1层进行充电,蓄电池充电时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静安区已对该单元的房东实施了行政拘留,并将案卷移交公安机关,正在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物业管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物业客服经理、消控室当日值班人员等3人实施行政拘留。
9月22日5时4分,宝山区汶水路1585弄11号龙珠苑居民住宅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150平方米,造成5人死亡。
该村民住宅院内设有主体建筑为一座二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于2017年7月出租给他人居住。主体建筑与四周院墙之间违章搭建简易钢结构彩钢板棚。经调查,起火原因为主体建筑南侧顶棚下方西侧的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蓄电池故障引发火灾。
宝山区已对房主及其余2名肇事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以涉嫌失火罪立案侦查,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同时,静安、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已对上述2起火灾事故启动延伸调查,市场监管部门已对肇事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器等进行追根溯源。
10月10 日6时59分,浦东新区塘桥新路197号“自金自行车行”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该场所系沿街商铺,建筑面积20平方米、搭建夹层18平方米,过火面积5平方米。经初步勘察,商铺存在违规“三合一”情况,起火原因初步确定为蓄电池引起,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蓄电池质量不过关是火灾主因
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今年381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因电池单体故障引发火灾事故占总数的34.7%,电池过充电占21.8%,短路占8.9%,自燃占3.8%,接触不良2.9%,其他原因占27.5%,反映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质量不过关是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场所来看,火灾事故中,居民住宅起数最高,占火灾总数的61.3%。
消防部门分析显示,今年以来造成亡人的9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9起事故均由锂离子蓄电池故障引发,且均为改装、加装电池;
二是有6起事故是由外卖、快递骑手使用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引发,2起事故是由通勤距离较远人员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引发;
三是有7起事故发生在租赁住宅场所内,2起事故发生在沿街商铺内,有的还存在违章搭建阁楼住人的“三合一”现象。
三项举措源头治理火灾隐患
针对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事故暴露的三大源头隐患,会议针对性部署了整治措施。
一:严查违规加装超标蓄电池
目前,电动车领域市场监管依据不足、准入标准较低,在售电动车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电动自行车主为增大续航里程,提高行驶速度,擅自增加电池容量,造成安全隐患。部分不法车行主动迎合需求,违反国家新《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的“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等于48V”的规定,为市民违规加装60V,甚至是70V的超标蓄电池,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目前,非法改装销售蓄电池已形成灰色产业链,一般在外省市生产后入沪销售,此类超标蓄电池绝大多数是由残次、废旧电芯拼装而成,缺少必要保护配件,火灾隐患较大。
针对这一隐患,会议强调要强化源头管控,严查违规拼装、改装、加装“标称电压大于48V”的超标蓄电池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要建立联合查处工作机制,严格贯彻执行《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等法规标准,对全市2000余家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实施持续高频次执法检查,依法依规实施处罚;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增加公共资源缓解停车难、充电难
截至目前,全市1.3万个居民小区中已有3540个小区加装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占总数的27.2%,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在数量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客观上助长了“入户充电、人电同屋”的乱象,增加了社区火灾风险。
此外,部分集中充电场所缺少必要的火灾探测报警、喷淋、灭火器和防火分隔等消防设施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极易扩大蔓延,一次性烧毁几十辆甚至上百辆电动自行车,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会议要求各区要规范住宅小区及出租屋电动自行车车停放管理,结合“为民办实事”、“街镇惠民工程”、“平安工程”等落实资金和场地保障,缓解“停车难、充电难”。首先要增加停车充电公共资源,有条件的区域要实行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安装智能充电设施,加装简易喷淋、火灾报警等自动消防和视频监控设施。
其次要增强初起火灾处置能力,要按照“有人员、有装备、有战斗力”的标准组建完成社区微型消防站,并与社区警务室、治安巡防力量、保安队、护村队等形成区域巡防联防,及时发现和处置初起火灾,达到“灭早、灭小、灭初期”的防控效果。公安机关、消防部门要根据法定监管责任,加强对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和日常监督检查,依法从严查处占用疏散通道停放电动自行车、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范、违规“三合一”等行为。
房管管理部门要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法定职责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做好住宅小区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加强对违章停放、充电行为的发现劝阻力度。
城管部门要加大对涉及电动自行车经营的违法搭建行为的执法力度。各区政府要对每一起造成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启动联合调查机制,调查生产、销售、改装等环节,追根溯源,依法依规实施处罚,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推广骑手自用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
目前,本市有38家快递外卖企业,涉及20个市级中转中心、4000多个站点,有注册骑手80余万人。因为该群体对电动自行车续航里程的要求较高,非法改装蓄电池的比例也最高,同时约有70%的外卖快递从业人员(估算约有50万人)在居住场所充电,既带来了火灾高风险,也成了火灾伤亡事故的主要受灾群体。
对于这一突出隐患,邮政管理部门、商务部门要根据外卖、快递领域现状,出台制定行业管理规定,要求从业单位及电商平台的80万注册骑手,严禁购买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推广自用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
同时,要加大对从业单位的检查督导,对履职不力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