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保障队员:多为三次参与保障的“老兵”,地形了然于心-LMLPHP

图说:参与医疗急救保障的同事们称自己为“小蜜蜂” 采访对象供图

今晚,举世瞩目的第三届进博会即将开幕。上海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医生吴慧琼已经在“四叶草”驻扎12天了,这也是他第三年参加进博会的医疗保障工作。参与医疗急救保障的同事们称自己为“小蜜蜂”,因为前2年执行进博会保障任务时,每天都很早起来,像勤劳的“小蜜蜂”。“第三年驻扎,我们对场馆的路线已经很熟了,请大家对我们放心!”吴慧琼说。

疫情之下的第三届进博会比前两届进博会保障持续时间更长,任务更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装备部筹备充足,将84辆配备性能良好的急救车装配一新,作为保障专用救护车。同时,12辆急救车驶入“四叶草”,其中负责疫情防控专班车辆有6辆,专门针对发热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转运。“四叶草”内的24名保障队员中大部分已多次参与进博保障任务,经验丰富。入驻场馆后第一时间就成立了医疗急救临时党支部,吴慧琼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他说,虽然进博会对入境参会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但为了应对疫情防控中的突发状况,大家不定时地进行多次应急演练,规范穿脱防护服,将发热病人转送流程熟记于心,确保万无一失。

医疗急救保障队员:多为三次参与保障的“老兵”,地形了然于心-LMLPHP

市医疗急救中心通信部副部长邵赟告诉记者,几位“调度娘子军”坐镇绿地指挥部,不同于日常调度工作,结合新疫情防控要求,调整职责分工、制定多套预案,所有车辆的启动方案、行驶路径和对外衔接等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模拟。“所有工作人员先要从踩点布位开始,看似简单的‘四叶草’场馆地图,内含很多乾坤,先从场馆大门开始,摸规律,找窍门,每一个大门之间有着很多小门,上下楼层之间都有许多不同的通道,包括电梯、楼梯、应急通道,必须熟练掌握,这是我们的基本功。”邵赟说,国家会展中心场馆地形复杂,除救护车可以直接驶达的零米层、十六米层之外,展馆还增加了 26 个临时观察处置点。患者的处置流程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队员必须对接诊处置流程和转运流程等了如指掌。此次进博会还有四家联动兄弟单位(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共同参与保障。面对挑战和困难,大家每天反复熟悉场馆,实地察看,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快速准确到达指定地点,为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

“‘四叶草’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楼层——8米层,为人行步道,所有车辆都无法驶入,所有8米层的电梯和楼梯对应0米层的相应位置,我们都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大到每个场馆的每一扇门,小到每个场馆的标志性商店,每一个调度指挥人员必须亲自走上几遍。”邵赟说。

4号医疗点待命的救护车上有一位“老兵”——驾驶员石海峰,已连续三届坚守在这个点位。1日下午,石海峰车组接到指挥中心信息,在国家会展中心2.2馆18号门有一主办方巡检人员摔伤,这是他们正式入驻进博场馆接到的第一车任务。石海峰与车上医生接到指令后立即响应并做好一级防护,于1分钟内到达事发地点。接到病人后,车上医生先给患者测了体温,测量值为36.7℃,属于正常范围,随即进入常规急救处置流程。这位患者不慎滑倒致其右侧膝关节着地,初步诊断为“右膝外伤”。但该患者体型较胖,估算有300多斤,且无法行走,这给石海峰车组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他们车组只有两个人,凭他俩的体格实在无法将患者抬上担架,怎么办?他让医生安抚患者,自己赶紧跑去找来附近保安,六人费尽周折才把患者抬上担架。送往2号医疗点进一步检查后,指挥部派石海峰车组转送该患者至同仁医院。而同仁医院已开启绿色通道,转运任务顺利完成。

据悉,进博会急救保障任务将持续到11月中旬。吴慧琼说,进博急救保障队的“小蜜蜂”们全力以赴投入战斗,将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首席记者 左妍

11-04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