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丨莫道桑榆晚 抗疫同立功-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王蔚/文

“老年大学啥时开学?”眼看孩子们可以陆续上学,老有所学的上海爷爷奶奶级“学生”也有些坐不住了。疫情至今,必须给耐住寂寞、守住规矩、听从劝导的老年朋友们点个赞。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启动视频广播系列访谈,对上海在抗疫期间有序、安全地做好各项老年教育的保障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都知道孩子们“停课不停学”,殊不知,最近的两个多月里,上海同样整合优质线上资源,精心打造“足不出户,在家学习”的终身学习空中课堂,包括6000多门微课程、2000门老年人视频课,以及名家诗歌朗诵视频、“宅生活”休闲体育课等。如此丰富的直播课堂,受到沪上老年朋友的欢迎。与此同时,上海教育部门还及时推出老年学习团队直播课堂、市民健康生活“网上大讲堂”等,如静安区南西社区学校老师就开设包括书法、摄影、水彩画等直播课堂,短短一周就有4000余人次参与。上周开始,本市的“科普抗‘疫’,有奖竞答”活动,推出“防疫知识200问”,吸引大批社区老伯伯老妈妈参与。事实上,老年人更愿意融入社会,用上海闲话说,就是爱“轧闹猛”。

像钟南山那样冲在抗疫第一线的老科学家、老医务工作者,的确值得大书特书,而坚守在千千万万个小区大门口的老年志愿者同样值得我们鼓掌。还有,无数平平常常的老伯伯、老妈妈、老爷爷、老奶奶,他们也有理由赢得全社会的点赞。邻家就有一位刘阿婆,多年来和老伴挑起为一家祖孙三代做饭的重任,还要早晚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疫情来了,两个多月里,二老的家务活一点没少,白天还要负责看管小孙子认真上网课,让儿子儿媳安心上班。刘阿婆说,晚上的广场舞不跳了,老伴也不出去下象棋了,闷在家里真的难受,但作为上海市民,就必须听得进劝告、拎得清好坏,否则像有些被曝光的不讲道理、不分场合瞎污搞的人那样,不仅是为老不尊,更是“坍上海人的台”。

事实上,宅得太久的老年人更不容易。很多老人不会网聊、不会网购、不会网游,很多老人习惯在大楼底下、小花园里与张家姆妈李家老伯“嘎三胡”,很多老人还必须隔两个礼拜去挂一次号、配一次药。宅在家里的老人,他们的苦楚与焦虑,被提到的不多,也容易被忽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用刘禹锡这句诗来赞颂坚持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数以亿计的老年人,也是十分恰当的。在抗疫的每个社区、每个家庭,老年人老骥伏枥,他们也为抗疫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他们的付出或许还更多了些惆怅,更多了些悄无声息。

一方面,上海在抗疫期间不忘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办实事;另一方面,老年人也成为抗疫主力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05-15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