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外高桥保税区“步行街”汇集了当时国际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到那里逛街要办出入证才行

1990

外高桥保税区设立

1990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

1991年8月,外高桥保税区启动封关建设工程。1993年10月,只用28个月就建成了拥有“4个万吨级泊位和1个千吨级驳船泊位”的港区一期码头,创造建设新纪录。

2011年9月,外高桥保税区被商务部列为全国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浦东 从来弄潮儿|这里曾有个“微缩版进博会”-LMLPHP

“万商云集的第三届进博会刚刚落幕,这让我联想起27年前,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不久,曾出现过一条步行街。它比南京路步行街还早很多年,汇集了当时国际先进的高科技产品等,可谓微缩版‘进博会’。”近日,记者专访上海外高桥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戟,他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外高桥往事。

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区,许多“第一”的创举在这里诞生,许多“首次”的成果从这里推广,如今的经济总量更是超过了全国保税区总量的半壁江山。一条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步行街,将我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个筚路蓝缕、破冰前行的年代。

冯戟打开百度地图指给记者看,“现在外高桥3号门附近,就是当年‘步行街’所在,当时的全名叫‘外高桥保税区国际商品广场’。”和现在“说走就走”不同,他回忆,当时的外高桥保税区需要凭证件才能进入,各个门口都有“铁将军”把门,外来参观的市民等需要办理出入证。

这条步行街展示的商品都是进口的,属于国际贸易的范畴,所以大家也叫它“国贸广场”,但流传最广的还是“步行街”的叫法。由于它是当时保税区内唯一展示进口商品的地方,人们要想看“高、大、上”的进口商品,“步行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这里,让人有种“不是出国,胜似出国”的感觉。当时,日本比较大的综合商事都来布展,比如先锋、伊藤忠、丸红、商菱(即后来的三菱商事)等。欧洲的捷成洋行、宝隆洋行等也陆续进驻。“摊位的摆设和现在的进博会有相似之处,也是企业搭台、分摊位设展的。”

浦东 从来弄潮儿|这里曾有个“微缩版进博会”-LMLPHP

图说:冯戟回忆外高桥“步行街”当年的盛况 记者 张龙/摄

说到“步行街”的“高光时刻”,冯戟描述了当年它英姿勃发的模样:位于商场里的步行街全长200多米,宽6米多,中央有一条宽敞的采光顶棚走廊,在整个商场的中段还有一处休闲区,可供游客、顾客小憩。二层楼的沿街设回廊,由四处天桥相连。街顶是采光顶棚,有不锈钢灯架,街中的花坛和休闲椅在灯光的照射下,有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展示效果。

上世纪90年代初,进口商品在国内不太容易有机会看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科技前沿的“步行街”,成了当时整个外高桥保税区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无论是外省市考察团,还是上海的市民都慕名前来参观,熙熙攘攘很是热闹,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网红打卡点了。”

曾有一位外省市参观者看中了一个日本“快译通”,爱不释手,想要购买。遗憾的是,按照当时的规定,“只展不销”。

受时代的限制,外高桥“步行街”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对外高桥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步行街火爆一时,外企迫切想要打开国内市场,国内需求风生水起,市场潜力巨大。但受制于政策瓶颈,供需之间咫尺天涯。这倒逼外高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后来推出的“先出区后报关”分拨政策、跨境通的销售模式等,最终让顾客立等可取、极速提货。

步行街的“牛刀小试”,更为外高桥探寻未来发展之路开拓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1992年,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成立,之后越来越多的外资贸易企业落户外高桥。

为了满足外资贸易企业在保税区内开展国内贸易的需求,外高桥在全国首创建立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由国有企业搭建平台,平台发挥了服务和监管的双向作用;外资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开具发票等,终于打通市场之路。冯戟透露,面对这个全新的模式,一开始许多人提出质疑,会不会有人浑水摸鱼、偷税漏税?国家、上海相关税务部门等都曾来查过账,但“清清爽爽”的账目用事实证明,商家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平台上诚信经营,没有发生过一起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的情况。

这些大胆闯、大胆试的对外开放改革举措,不但坚定了外高桥大力发展贸易业的信心,也为后来的上海自贸区孕育了创新基因和沃土,更让外高桥在全国保税区中独占鳌头,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探路先锋。

1990年,外高桥还是一片蒹葭苍苍的芦苇荡;历经30年的艰苦创业,如今的外高桥保税区域已经形成8个销售规模超千亿的商品品类,以及8个销售规模超百亿的商品品类。澳大利亚、中东欧十六国、智利国别商品中心及酒类、化妆品、智能制造等10个平台,成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

今年前三季度,外高桥保税区域跨境电商订单交易总额30亿元,占全市的57%。当年的步行街“望洋货兴叹”,如今这里已一跃成为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首席记者 宋宁华

11-12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