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读者爱汪曾祺,既是爱生活,也是爱优质语言-LMLPHP

他的美食散文,为故乡高邮的咸鸭蛋成功“带货”;他的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是评论界反复研究的经典母本……今年正逢作家汪曾祺诞辰100周年,20卷《汪曾祺别集》近日出版,共约200万字,包含小说、散文、剧作、诗歌、书信等,汇为汪汪巨浸,由汪曾祺哲嗣汪朗主编,家人及深知汪先生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回顾汪老一生的创作,对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来说,汪老是重要的在场者、参与者、建构者,甚至是引领者。但我还不愿意用热爱这样的词,热爱需要充分的热度,像炎夏一样的热度才叫热爱。我们对汪老的爱就像汪老夫子自道的诗所说的那种‘人间送小温’的感觉。”昨天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出版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用“如同冬日正午的阳光那样一种温暖的爱”来形容几代读者对汪曾祺的爱。这份爱包含着对生活的爱,对那些美好有趣的事的爱,对那些平凡好男好女的爱,包括对优质语言的爱。“这种爱,让一代又一代读者再想起汪老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温暖和煦的东西在心里。”

几代读者爱汪曾祺,既是爱生活,也是爱优质语言-LMLPHP

“汪曾祺是那种死后生长的作家,他的人生态度和作品精神,对这个时代持续发生影响,汪老所使用的烟火气十足的口语,提醒我们作家,写小说要说人话,他的这种口语化的写作,意义重大。”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作家李洱用“碧玉透亮”来概括汪曾祺的生活态度和写作语言,而这种语言的探索和我们所说的书面语写作,产生非常有意思的关系,这套语言发展脉络和谱系也值得研究,这条路还很漫长。

提起汪曾祺,不少读者眼前会展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画卷,淡淡笔墨勾勒出随和的可爱老头形象。相较同时代作家,汪曾祺似乎总能从平淡生活中找到乐趣,发现被宏大的东西所遮蔽的生活日常。他生前曾自白:“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几代读者爱汪曾祺,既是爱生活,也是爱优质语言-LMLPHP

几代读者爱汪曾祺,既是爱生活,也是爱优质语言-LMLPHP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会写下:“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如果说生活总要有点乐子,汪曾祺不疾不徐地用文字将读者带到了色声香味、鸟兽虫鱼的世界,并怀着挚爱和亲切感,去发掘蕴藏在父老乡亲身上的人性美、人情美。恰如他生前所袒露的,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无论是《岁寒三友》中做生意的王瘦吾、陶虎臣,《三姊妹出嫁》中卖馄饨的秦老吉以及他分别当皮匠、剃头的、卖糖的三个女婿,还是《受戒》中的一群和尚,《大淖记事》中的锡匠和挑夫……一幅幅绵长悠远的生活画卷,从文字中绵延开来,融入人间烟火。

几代读者爱汪曾祺,既是爱生活,也是爱优质语言-LMLPHP

几代读者爱汪曾祺,既是爱生活,也是爱优质语言-LMLPHP

“我们家老头去世已经有23年了,这些年他的各种作品集,出了大概有二三百种,可以说各有侧重。但是比较完备、比较有特色的,一是人民文文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汪曾祺全集》,再有就是今年这套《汪曾祺别集》了。”该丛书主编汪朗感慨,《汪曾祺别集》较完整反映了汪曾祺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汪曾祺全集》主编季红真说,同样是汪曾祺的作品集,《全集》侧重于学术性,强调研究和文献价值,编辑必须克制自己的个性;而《别集》侧重鉴赏性,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别集》作为选集,更凸显编选者个性,因袭汪曾祺选编《沈从文别集》的思路,也是忠于汪曾祺个性的。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汪曾祺作品不矫情、不沉重,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带着鲜活的烟火气,极容易代入和共情,但文字又是妥帖与讲究。”《晚饭后的故事》《梨园集》编者汪卉作为“汪三代”代表谈到,《汪曾祺别集》带领读者走进更加立体、真实、鲜活的汪曾祺世界。“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汪曾祺百年书画展”同期在北京展出。

12-24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