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120万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项目、资金、人才、企业正在加速集聚,一个全球人工智能高端“朋友圈”已现雏形。其中,43层高的AI Tower(人工智能塔)是园区制高点,也是上海的“智”高点之一。
2020年9月,由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领军的上海期智研究院落户塔内40-41层。从“出生”起,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就肩负着两个“使命”:汇聚顶尖人才,做突破性基础研究。
“我相信,十年后,全球前五的人工智能研究高地,期智研究院一定有一席之地;全球最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最向往的工作地,期智研究院一定是其中一个选项。”姚期智敢于立下这样的“军令状”,因为这里正在推进探索的,是全球AI最前端、最有创造力的项目,以超前布局“为明天做好准备”。
深耕基础研究与学科交叉,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上海期智研究院PI(学术带头人)吴翼的办公桌旁,行李箱静静靠在墙边。一年多来,他像一只“候鸟”一样每周往返于京沪之间,往往是在清华大学刚上完课,就直飞上海。
这位90后科学家在期智研究院的项目,是一个能解决各种问题的强算法平台。因为是通用算法,应用场景非常多。“把一个瓶子抓起来这件事,现在普通机器人都能做了,但要连续把一块块积木搭起来,难度却很大,传统算法目前还无法让机器人做复杂逻辑推理。”吴翼希望通过算法让机器人更智能,而不是按照人们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运行。
为实现这一目标,吴翼正在招兵买马。
“现在我有三名学生,分别处于不同的研究方向,我们正在招聘自己的工程团队,一个大型机房马上就要交付。”吴翼对于项目快速而稳步的研究进度很满意,“一年后,你们将会看到一个世界一流的项目展示,第二年大概就会有3-5个场景落地。”
经过一年建设,像吴翼这样的研究团队,上海期智研究院已经集聚了20多个。团队带头人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许多人非常年轻;研究方向涵盖了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等。姚期智相信,通过计算科学与现代物理、化学、生物、金融等不同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将孕育和催生一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革命性关键技术,使上海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科学中心之一,并为国家战略产业提供核心理论和人才支撑。
“负面清单”式管理,让科学家心无旁骛自由探索
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是上海“科改25条”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科研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赋予单位在经费使用、员工聘任等方面的自主权。市科委基础处处长宋扬介绍,在机制体制上,上海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三不一综合”的管理方式,即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体限制,实施综合预算管理。
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鼓励自由探索,对基础研究来说尤为重要。得益于这一全新的体制机制,在期智研究院里工作的科学家拥有很大的自由度。作为一家按照新型运行机制运行的科研事业单位,期智研究院享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只要不在清单范围内的内容,都可以尝试。管理部门每三年对研究院“业绩”进行一次“小考”,每五年进行一次“大考”。
如何既保护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又不至于太过“跑偏”?上海期智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闫锦表示,研究院专家委员会负责把握方向,受聘于委员会的院士、专家们将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立项、拨款等相关事宜。
首创“学士后”制度,打通AI创新人才培养“闭环”
在姚期智看来,中国有许多资质优异的学生,但缺乏进入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机会,成立期智研究院的初衷之一,也是为了搭建AI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流平台。
吴翼毕业于清华大学著名的“姚班”,随后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师从AI大师斯图亚特·罗素。他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领域发表的第一个通用算法maddpg,是该领域顶级学术会议近五年来引用率最高的文章。在OpenAI做完博士后,吴翼回到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正好赶上上海期智研究院的创立。
姚期智、李蓬、刘明、龚新高——目前,期智研究院已经汇集了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四位院士,还有70多名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研究院不只培养研究生、博士后,还推出了“学士后”制度——那些拿到外国学士学位的学生,如果愿意推迟学业,可以全职学士后的身份留在期智研究院做研究。“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这一创新制度已为院里招来了许多优秀学生,他们也很珍惜在这里做研究的机会。”闫锦说。
从期智研究院的玻璃幕墙向外看,奔腾的黄浦江和白色的卢浦大桥尽收眼底。若干年后,这里将打通顶尖创新人才培养“闭环”,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科学家最向往的工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