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 李娜“姓名梗”岂能一笑了之?-LMLPHP

开篇一句话“领事证明,李娜退出中国国籍”,再配一张印有“李娜”护照信息的白纸黑字照片。看到这篇微博,你先想到谁?

相信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那个李娜——前网球运动员。真的是她吗?事实和许多人静心想一想的一样,此李娜非打网球的李娜,领事证明上的素人李娜只是中国27.3万名“李娜”中的普通一员。

这似乎又是一场“大家想多了”的乌龙,但细究起来,乌龙的背后有人“让大家想多了”。

乌龙的制造者是一位律师,他精通“造谣”的法律定义,自然也熟知什么内容构不成造谣。他发布了真实的照片,从未点名公众知晓的李娜,也并未对事件发酵后有关李娜的留言作出任何价值评判。他甚至连发多条微博,提醒网友们不要对号入座,“谨防误解”。

必须承认,他还是一位“称职”的大V,因为他深谙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文字越少,事情越大。一句简简单单的“李娜退出中国国籍”,不需要任何解释和修饰,足以冲上热搜。有关部门和本人“辟谣”后,更是只需装傻充愣,见风使舵,非但不承担任何责任,反而假惺惺地履行起了转发澄清的“社会责任”。至于网友们如潮的骂声,在他眼里不过是即将变现的流量。

更何况,事已至此,公众的讨论早已从“李娜是不是退出中国国籍”演变为“李娜是一个怎样的人”,更有甚者发出“就算不退又怎样”的可笑言论。在子虚乌有的前提下对无辜卷入是非之人肆意品评褒贬,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竟然愈演愈烈。而这一切的制造者,不愧为一位“节奏大师”。

其实有关李娜的“姓名梗”并不罕见。网球运动员李娜甚至在公开媒体上被人当面调侃“唱过青藏高原、得过游泳冠军”。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李娜本人和所有观众也不会对此较真。但这一次的乌龙显然不是玩笑,可以品出满满的恶意。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也远非“一笑了之”,而是对明星李娜和素人李娜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超越了对李娜本人的困扰,而是引起了领事馆的高度重视和谴责,占用了宝贵的公众资源。在这场风波中,网友们炸开锅,澄清者“跑断腿”,肇始者却仅凭“一张嘴”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重名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假如有人“不幸”与某位通缉犯同名同姓,而某一天,热搜榜上出现“XX归案”的话题,不知道无辜躺枪者作何感想?也一笑了之?

即便一笑了之,有个问题仍需严肃对待。这位大V从何种渠道获得李娜的领事证明,又何以将护照号等信息毫无遮掩地在网络上散布?其行为是否合法,值得有关部门深究。

01-05 22:17